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妈妈说,娃(两岁四个月)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了,你这么大的时候会啥?我反驳到,那我这么大的时候,你给我教过吗?

放养式教育观

小时候,父母忙于农活,很少管我,但是我会自娱自乐,会角色扮演。如,扮演老师,给我的小伙伴们讲课;玩锅锅灶灶,用泥巴做饭,模仿大人打电话的样子,叫别人吃饭;扮演医生,给我的布娃娃扎针,然后她变成了湿娃娃;像个男孩子一样整天爬树爬墙,放牛羊抓野兔,拾柴火,拾猪草;夏天去河里抓鱼,去抓知了;冬天里,找个大坡就开始溜,玩打雪仗,堆雪人 ;学校里,时不时逃学,还迟到,课文背不过,就被打手背,要么放学留课堂,啥时候背会了,啥时候回去;假期里,宁愿在地里帮父母干活,除草,也不愿写作业……

当我下河摸鱼,上树抓鸟时,父母是这样的,赶紧下来,没个女孩子样;当我不想上学时,追着我在后边打,都不带歇的;当我成绩下降时,就会说我,责备我;老是拿我和别人比,总说别人很好……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而我也破罐子破摔,当真以为,我不是那块料,开始自我堕落,上课睡觉,逃学去网吧,抄写作业……

高考第一年考上三本,父母老师极力劝说我复读,我同意了。第二年,开始努力,强迫自己背书,找别人帮忙解答,熬夜学习做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二本院校。

散养很好,父母不太管,无拘无束的生活是真好,但是如果父母能陪我一起上窜下跳,给我鼓励,对我多一些管教,给我立规矩,我现在会不会很优秀?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谷妈妈式教育观(教科书级教育观)

前段时间,看到谷爱凌的视频,她的母亲看着窗外正在树上上窜下跳的谷爱凌时说,“从小上房揭瓦”。她的妈妈就那样在屋里笑嘻嘻的看着女儿,并没有阻止。很多网友纷纷感慨。

@谨川X:我要是敢爬树,早就挨揍了,原来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露霄:想起我小时候也爱爬树,学猴子荡一根树枝到另一根树枝。可惜没继续运动了,因为我妈妈不管我。

@小李很爱睡觉:怪不得上帝不给她关窗,原来她已经去掀上帝的窗了。

@香水百合:我从小就是喜欢爬山上树上房揭瓦,后来被妈妈打得很惨。

谷爱凌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她有妈妈的从小引导与陪伴,还有尊重与鼓励。

谷妈妈认为对孩子的兴趣不要剥夺,鼓励孩子比打骂孩子更有效(这样会让孩子更自信和乐观,很多时候努力够了,没有明显的成绩,不是因为笨,还是因为心态);她支持孩子的各种兴趣,告知孩子所有的危险,未来可能的路等,陪着孩子分析和选择;她不要求孩子做完人,认为不完美才能提高,不完美才没有束缚,让孩子最喜欢的事。

而谷爱凌也不甘示弱,从不放弃,凡事往前赶,都说她是时间管理大师,是“天才少女”,而她是这么回应的“天才只占很小一部分,99%以上都是努力。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谷妈妈以身作则,给予谷爱凌各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她的教育观堪称教科书级教育,#这才是家庭教育# 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和借鉴。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家庭教育被立法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随即被重视,被提上父母日程,这对父母有了很多要求,也给了父母一些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这些方法如醍醐灌顶,给每位家长不仅提出了要求,也给出了具体方法。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新法的实施还需要做大量宣传和普及等工作。

我们的国家飞速发展,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文化等日益渗透千家万户,不管是从观念还是物质,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但是社会问题还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父母亲缺席,丧偶式育儿,守寡式育儿等问题普遍存在。很多时候,败给了现实,要生活就没有了陪伴,要陪伴就没有了生活。

虽然国家倡导三胎,但是生二胎的也越来越少,因为压力,现在养娃很费钱,从吃喝住行玩,到兴趣爱好培训班,没有一个是省钱的,所以很多父母说,养不起。

而过去的我们为什么和现在不一样呢?在我看来,家庭环境其实又很大的关系,父母很繁忙,又要干活,又要照顾娃,很难两全;再者,教育观念落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认为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老师教了你不学,谁也没有办法;其次,受社会因素影响,那个时候,孩子们见识短,很多东西并没有见过,父母也没有灌输过,当然也有很多东西是没有的。

不说不知道,有了才知道,花钱似流水,还不得不花,来看看我有娃的这两年:

怀孕体检粗算:7000+

出生:顺产报销后7000+

出生后:早教10000,体检每次四五百,一次不落;还有日常所需,纸尿裤,奶粉,衣服,疫苗,玩具,吃的等,都没有细算。

两年多,我们共计粗算花费十万多。(还是安心养这一个就行了。)

纵观消费,孩子体检是首要,早教是大头。

谷董妈妈谈陪娃(我的陪娃故事)

起初带孩子我也是随性,孩子不闹,我们各玩各的,饿了就喂,累了就睡。不知道孩子什么想法,总之我有点废。

作为全职,我有点丧,夹杂焦虑,在陪娃与找事做的边缘犹豫,想挣钱陪不了娃,想陪娃挣不了钱,这就是现实。在网上看见留守儿童的可怜,有句话说,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陪娃三年不会穷的过不下去,而挣钱三年也不会变成富翁。我觉得挺有道理,孩子的童年需要我,于是我毅然选择全职,并开始有所改变。

八个月时,接触早教,一个新名词,自己都没听过。纵观网络,很零碎,只收藏,不行动。于是买了课,系统学,这才对陪伴有了新一层理解,原来也可以再上一个高度。

每天陪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玩游戏,给孩子准备丰富的早午晚餐,让我的生活也充实起来。

拿今晚的游戏来说,我们玩了“小蝌蚪找妈妈”,并不是单纯的给孩子讲故事,而是通过图片观察,动手实践来完成。每一幅图片都藏着学问,都需要孩子思考,不如小蝌蚪为什么哭?因为他的妈妈不见了。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见了谁,他们有什么特点?小蝌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他最后找着妈妈了吗?他的妈妈是谁?动手画青蛙,通过拼接,来完成小蝌蚪的进化过程。

孩子跟我玩得很开心,足足让我给他讲了三四遍。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培养了模仿能力,同时,扩充了词汇量,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也有提高。

这就是目的,寓教于乐。“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请忽略那只丑青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孩子的智慧取决于家庭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对孩子留下了哪些影响。”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也指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教育是门学问,是学问,就学无止境。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反思,并能学以致用。养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母,为人父,孩子也是第一次为人子,为人女。这需要磨合,也需要时间,我们不能把孩子变成玩偶,更多的是通过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进步,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放养式教育VS谷妈妈式教育,网友:我和冠军差个让我爬树的妈妈

篇幅有点长,感悟来自今晚与孩子进行的游戏,还有母亲那句,你这么大的时候会啥?(对母亲没有责怪之意)当然还有青蛙公主谷爱凌的励志故事。

希望与每位父母共勉,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关于家庭教育理念,我们评论区共同探讨。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上树   妈妈   上窜下跳   家庭教育   学问   父母   冠军   老师   孩子   家庭   方法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