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暖曦(刘鑫)利用刘学州拉下了她最后的人性遮羞布

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刘暖曦,以不同的角度来解构她的思维和三观,或许,我们会释怀一些吧。

很难想象,当一个刘暖曦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江歌遇害,江秋莲几乎舍命地坚持讨回公道,刘暖曦也会跟千千万万的她这一类人一样,在汹涌的人潮中,普普通通的度过一生吧。没有人关注她做了什么,没人在乎她做了什么,但是,如果这群人多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对价值观的破坏,对道德的践踏,将难以估量。

良善与她,渐行渐远

刘暖曦(刘鑫)跟江歌的交集,本应该是年轻人蓬勃人生的开始,但却被刘暖曦一步步激化成了痛苦无边的人生悲剧。

2014年,刘鑫先来到日本留学,之后的2015年4月,江歌也来日本留学了。

2015年4月,对从语言学校毕业的江歌和刘鑫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江歌考入了法政大学,刘鑫考入了大东文化大学。

2015年11月,刘鑫因故搬到江歌的宿舍,闲聊中得知,刘鑫曾在江歌就读的初中借读过半年,两家仅相隔10公里,因此亲近起来。

2016年9月,刘鑫在假期时搬到了江歌租住的公寓,自此两人开始同住。

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活着的刘鑫成为本案中的关键人物。

而当江歌母亲江秋莲希望得到刘暖曦的帮助,惩治凶手时,刘暖曦的一系列操作,堪称灾难。

江歌母亲到日本,希望可以见刘,希望刘跟她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希望可以得到刘的帮助,刘暖曦以配合日本警方为由:保持距离,不说,不联系,不帮助!

当江秋莲自己在日本孤苦无依独自面对丧女之痛去讨公道时,刘暖曦谎话连篇,一开始声称不知道谁杀了江歌,后来说自己不认识陈世峰,到后来拒绝为死去的江歌作证。。。

回到国内,面对铁证、公理和道义,非但对江秋莲以替自己死去的好友母亲来对待,没有尽到人道主义关怀,反而一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对江秋莲恶语相向,不断挑战道德的底线,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终至全民谴责,舆论声讨,江秋莲起诉,一审宣判,仍然无动于衷,在自己的道德体系和三观世界里我行我素,自艾自怜!

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刘暖曦(刘鑫)利用刘学州拉下了她最后的人性遮羞布

严惩方能震慑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法自醒,恶的自然

刘暖曦的恶,是杀人于无形的恶,是诛心的恶。而这份恶,如果再加上一个她本就这样,甚至她自己不觉得这是在作恶,她认为她的所作所为是正常的是不应该受谴责和惩罚的,这种恶,令人寒彻骨髓。

而这彻骨的寒意,最大的感受者和受害者,是江秋莲。

陈世锋手中握着的是杀害江歌的有形的屠刀,而刘暖曦手中握着的,是屠人心的恶魔匕首。最可怕的是,握着匕首屠人心,反而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自己才是折翼的天使!

佛法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有一个前提,是握刀的人意识到自己是错的,需要改正,需要忏悔,内心的自我重新界定,才能完成救赎。

而如果握刀的人,甚至不认为自己手中握着刀,而是在自我理解和构筑的价值体系里自艾自怜,那佛亦无法。

刘暖曦(刘鑫)利用刘学州拉下了她最后的人性遮羞布

刘暖曦应诉

三观与恶,浑然天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刘暖曦的三观跟我们大众的三观是不一致的,这不是有意为之的自我遮掩,而是与生俱来的潜移默化。我们不理解她为何如此自私邪恶,正如同她无法理解我们以公众道德准则批判她一样。

这不是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是非分明的非黑即白,而是一个正常人面对色盲争论红绿灯的尴尬,刘暖曦的认知正如她一直以来的展现,她并没有觉得不妥,这是很令大众不解的地方,甚至令人抓狂。

而当我们了解到,井底的蛙没有看见过大海,而无论我们怎么跟他说大海,都是在自讨没趣;夏天的虫子没有看见过冰,而我们一直在试图跟夏天的虫子描述冬天真的有冰,都是在自取其辱。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她的三观,他的价值体系,跟我们所认同的大众道德,有很大的偏差,要命的是,她觉得她是对的,大众是错的。她以受害者自居,内心将真正的受害者无情丢弃,处处觉得被众人针对。

我们试图去清晰,这样的三观和价值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时候,她的家庭给了一部分答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她的父母,本应该是帮助她及时纠偏甚至踩刹车的人,但是却成了助纣为虐、推波助澜的帮凶。如果一开始就积极为江歌讨公道,一开始就对江秋莲这位死去好友的母亲表达善意,事情何至于此!

当然,这又进入了我们大众的逻辑,而非刘暖曦的逻辑。刘暖曦一家的逻辑,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晰:江歌是自己爱去打抱不平,她的死是自找的。江秋莲为了自己的女儿,为难我刘暖曦!

刘暖曦的逻辑建立在自己的三观和道德体系之上,浑然天成。社会面对这样的人,在江秋莲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这是值得警惕的问题。

刘暖曦(刘鑫)利用刘学州拉下了她最后的人性遮羞布

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刘暖曦

公权力定性,要死要活卖惨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本来是一件帮助因为自己死去的朋友讨回公道、帮助因为自己失去女儿的朋友母亲,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采取人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为这是我们作为人的基础要素之一,这是大家的道德共识。这件事正确的处理方式也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刘暖曦一家,到目前为止,依然活在他们自己构筑的三观和道德体系里无法自拔。有教无类,人人都可以被教育,但是他们的底线是公权力机关的定性,除此之外,道德准则毫无意义。油盐不进,只认自己。这样的人群,老百姓总是很生气的会说: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

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是:公权力并没有介入,对于江秋莲和大众的谴责,对于刘暖曦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对于他们的三观和道德体系而言,只要公权力没有确定我过错,我就没错!

他们为什么痛恨江秋莲?因为江秋莲不仅寻求道德的谴责,更命运地寻求公权力的审判!

于是我们看到,当一审判决之后,刘暖曦露脸了,开始以苦肉计面对大众了。为什么?因为她自认为的底线--公权力的定性,给了她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一直在网络媒体展期其岁月静好我自逍遥的刘暖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说自己过得很惨,很煎熬。她忘了,网络是有记忆的,她在网络上发的那些画着精致妆容,彰显自己美好生活的内容,每一条都在网络上有据可查。

她说自己是刘学州,这是对刘学州的亵渎,如果她没有把已故的刘学州拉出来,她的人性还有遮羞布,而她为了影响法庭的宣判,不仅将纯洁善良的刘学州拉出来垫背,还口口声声说如果二审宣判她有罪,她不活了。公权力没有介入的时候,法庭没有宣判的时候,她可是生活得无比灿烂啊!怎么法庭宣判她有罪,马上就寻死觅活了!她声称自己没钱,如下图,江秋莲维权的这6年,刘暖曦敛财的数额,一直没有公布,从这张截图来看,她收受所谓支持她的这些人的“资助”,应该很可观。

刘暖曦(刘鑫)利用刘学州拉下了她最后的人性遮羞布

刘鑫的打赏金额

给她打赏和资助的这些人中,一些可能是受到了蒙蔽,有些可能是如她一样的人,有些可能只是单纯的讨厌江秋莲这样义无反顾的维权者,总之,他们或同情,或在刘暖曦的身上寄托他们这个群体的“支援”,对,“支援”,我实在没有更合适的词来进行阐述。

这群人,不是以道德和法律为准绳,而是以自身利益是否受影响为基准,当自己可以获得利益时,无视道德的谴责。而当自己的利益受影响时,马上就开始利用道德和法律,来减轻甚至希求免除自己的相应责任,这样的人,太buyaolian了。

这大概就是我们大众看似充满力量,但是违反道德的人群足够恬不知耻,嬉皮笑脸,一哭二闹三上吊,大众往往缺乏更有利的方式来对道德进行维护。

刘暖曦这样的人,难道是存在即合理?

我们,又该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告知自己的亲人,规劝自己的朋友,才能避免交友不慎,遇人不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公权力   法政   立地成佛   遮羞布   大众   受害者   底线   逻辑   人性   道德   母亲   体系   刘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