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体质一文说清

阴虚体质一文说清

阴虚体质

撰文 王建明 敖家凤

编辑 保健君

什么是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是主要的虚性体质之一,在我国亚健康人群中占比8.89%,位居第四。

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导致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表现为形体消瘦、皮肤偏干、面色潮红,舌体瘦小、舌质红、少苔,脉象细弦或数,易感手足心热、口渴、喜冷饮、眼睛干涩、头晕耳鸣、睡眠差、大便干燥,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平时易上火,不耐燥邪、热邪,耐冬不耐夏。

根据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具备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喜冷饮而不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性格急躁易怒等表现者,即可辨识为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分几种类型

根据表现不同,阴虚体质可分为心阴虚、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和肾阴虚。

心阴虚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心烦、失眠多梦。

肺阴虚

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甚至痰中带血、口燥咽干、鼻干、声音嘶哑。

胃阴虚

表现为胃脘部隐痛、食欲不佳、口干多饮、易干呕。

肝阴虚

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痛、失眠、烦热。

肾阴虚

可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健忘、潮热盗汗,男性多见遗精、早泄,女性多见月经量少、闭经。

为什么会形成阴虚体质

阴虚,意味着体内阴液不足。

人体内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精液、唾液、汗液、泪液等,均对机体有营养、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的生成和代谢主要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相关。阴虚体质的形成是先天与后天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两者往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先天因素

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均可导致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促使阴虚体质的形成。

后天因素

如特殊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的长期作用,也可以使阴液亏耗,日久不复,慢慢就发展成了阴虚体质。后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饮食不当

人体的阴液生成依赖于脾胃对水谷的消化、吸收,食物的摄入量不够或者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营养不良,就会造成人体阴分物质的合成、生成不足,导致阴虚。很多人为了减肥节食,能量和营养都缺乏,且易伤脾胃,引起气虚,也能导致阴虚。其次,饮食偏好辛辣、烧烤、煎炸,或有吸烟、饮酒嗜好,长久下去容易生火生热,煎熬人体津液,久而久之造成阴虚。

熬夜

夜间睡眠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养,同时也可以通过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趋势补养阴气。在自然界中,白天属阳,夜晚属阴,动为阳,静为阴;白天阳气盛,适合活动外出,夜间阴气重,应当睡觉静养。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加班、聚会、看手机以及失眠等各种因素,加入熬夜大军,这显然有违自然规律,在该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不仅错过了养阴的时机,同时还在消耗阴液,容易造成阴虚。

过劳

过劳,包括过度的劳神、劳力和房劳三个方面。学习、工作过程中思虑劳神太过,耗伤阴血,慢慢就“熬成”了阴虚体质;过量运动或者经常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易损伤内脏精气,也容易形成阴虚体质;房事过于频繁,损耗阴精,时间长了就会肾阴亏虚,逐渐向阴虚体质靠近。

疾病

疾病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长期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及风湿免疫性疾病,不断损耗人体气血,也会导致阴虚;曾患出血性疾病,或存在慢性失血如便血、血尿、月经量多,时间久了就会阴血亏虚,导致阴虚体质;热病后期往往耗伤了大量津液,也可形成阴虚体质。

情志失调

长期或者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调节范围,就会损伤内脏和气血,容易引起气血阴阳失调导致阴虚。如长期情绪抑郁、焦虑、烦躁,不仅会消耗气血,而且容易使身体积生内热,形成阴虚体质。

年龄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其实男女都是水做的。健康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的比重是60%,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含水量会逐渐减少。中医认为,这是气血慢慢被消耗的结果,水少了,气血亏了,就容易向阴虚体质发展。

生活环境

水土性质、气候类型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体质的形成。在我国西部地区阴虚体质比较多见,可能与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特殊气候环境有关。

阴虚体质者容易得什么病

阴虚体质的人易患消渴、燥痹(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鼻干及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眩晕、失眠、瘿病、便秘等疾病;阴虚也可影响男性的精血、女性的月经,易造成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痛经、月经提先或延后甚至闭经。阴虚体质的人还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口疮等病症,是典型的“爱上火”的体质。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11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亲爱的读者朋友

微信文章只是部分内容

更多更全的健康养生知识

《中老年保健》杂志

可以通过淘宝购买

打开淘宝,在搜索框搜

“中老年保健杂志官方店”

专家简介

阴虚体质一文说清

王建明

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副主任、教学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协同方法治疗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痛风、干燥综合征、产后风湿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血管炎等。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22年纸质杂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zlnbjzz:010-6421664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体质   津液   风湿病   气血   中老年   月经   分会   因素   人体   杂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