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寒湿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

寒与湿相合,同时致病,以至于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病症。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

外感寒湿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

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

内生寒湿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寒湿体质的人,一年两年看不到明显的负面影响。等到了中年以后,“纸总有包不住火的时候”,一旦精神压力或过度透支,元气压不住病邪,那么积攒了多年的问题要么慢慢发作,三高、糖尿病、冠心病出现了,要么集中爆发,单位体检时,突如其来,发现了癌症!

寒湿会侵袭我们身体各个脏器,引发各种疾病。专家的一位患者在三十多年前患有慢性胃炎,二三十年来疾病越来越严重,慢慢发展到了胃癌。专家表示,这位患者胃癌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寒湿有着很大的关系。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那究竟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寒湿体质呢?

如果有以下一条便是了!

1、身体沉重——常常感到四肢无力,睡不醒、身体发沉、没精神,有些人总觉得头上带了个帽子。

2、身体阴冷——我们会觉得四肢发凉、面色灰暗、发青、发紫。

3、身体发霉——各种皮肤病多发:在上是风疹、头藓、湿疹;在中是各种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在下是阴囊湿疹、脚藓

4、身体长菌——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感染。

5、身体腐烂——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

6、身体经络不通畅——痛经、长囊肿、长肿瘤了。

7、身体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湿气趋下,寒湿日久,带脉松弛,中医形容其为“腰部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

8、抑郁,你抑郁、你抑郁了,我发现临床很多明确诊断抑郁症患者大部分是寒湿体质!

9,此外,小腹部赘肉的增多也能作为一个测定寒湿的标准。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人体内肾属水、脾属土,脾肾就是人体的水土,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万病不治求治于脾肾,而脾肾最怕湿寒。湿气是人体代谢的液态垃圾,当湿气太多而脾无法将其完全运化出去,这些垃圾就会积聚在体内,中医讲“湿气入体,如油入面”,湿气极难祛除。而脾湿必然肾寒,人体组织和五脏六腑仿佛置身又潮又冷的房间里,就像机器会生锈,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是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寒湿从哪来?

一、饮食不注意

过分喜爱吃寒性食品和冷饮也会导致体寒。寒凉伤胃,尤其是夏天很多人贪凉,长期饮用冰箱里冷冻的食品,容易损伤脾阳。脾阳不足,则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以至于滋生湿邪。

二、贪恋空调房

炎热的夏季就是出大量的汗的季节。夏季高温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而难以产生热能。人们爱留恋凉爽的空调房,不爱出去吹热风和晒太阳。其实,这两种原因结合起来就是导致体寒的原因。

三、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血管一收缩血液循环就受阻。如果不改善血液循环不通畅的情况的话,最终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使体温低下。

四、运动不足或完全不运动

血液不爱流动,体寒就找上门了。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对着电脑懒得动的人们,不但要小心体寒的到访,还要防着头痛和肩膀酸痛来凑热闹。运动不但可以舒缓筋骨,也有利于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提高代谢,升高体温,改善体寒体质。

五、血液粘稠

血液不流通会导致“瘀血”,因为血液负责运送体内的废物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输量的增加,血液中也会积蓄一些废物和毒素,引起血液粘稠,血液粘稠的恶果就是导致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能量的新陈代谢变差,最终使体温降低。

祛湿从穴位下手

1、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激发全身的阳气, 护卫周身,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2、承山穴

承山穴是“身体上的红豆薏米粥”。

因为承山穴在“主人体一身之阳气”的足太阳膀胱经上,刺激它能直接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通常来说,只要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能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从而推动湿邪的运化。

承山穴轻轻一按即有明显的酸胀痛感,可能与体内湿气较重有关。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3、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

脾是生痰之源,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痰湿重的问题就要健脾。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是调脾健胃的第一穴。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4、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穴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

丰隆,响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5、揉小腹

阴处最容易聚集寒湿。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 先按逆时针方向揉,后按顺时针方向揉。

揉的次数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数也可以。力度要适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软组织带动起来更好。将腹部的湿浊通过二便排出,小腹常温,元气充实。

寒湿体质,如何能让身体“暖”起来?辩证调理,中医有4个方法

寒湿体质日常饮食调理,可以参考以下食谱,祛除寒湿效果还不错。

1、冬瓜海带汤

准备冬瓜、海带、虾皮、精盐适量。将冬瓜切成片与海带同煮,出锅前五分钟放入虾皮、盐即可。如果想吃更营养一点可以同鲫鱼一起炖汤。还能解除秋初的“秋老虎”的燥热,健脾益胃、利湿止渴。适用人群也很广。

2、健脾祛湿汤

准备适量赤小豆、生姜、扁豆、芡实。利水健脾、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的功能。注意是赤小豆不是普通的红豆,在煮前先将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泡半个小时。

3、茯苓砂仁粥

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成粥。茯苓砂仁粥可以补脾益气,适用于小便不利,尿液混浊,阳痿,早泄。

还可以用中药去湿茶沁元茶,由茯苓、砂仁、小茴、甘草、芡实、香薷等配制而成,它针对寒湿体质,除湿驱寒效果更方便快速。

4、猪肉扁豆汤

准备草豆蔻、扁豆、玉米、茯苓、高良姜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体质   赤小豆   身体   外感   扁豆   脏腑   阳气   茯苓   湿气   血液   中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