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图文/孙本见

太行山之行让我这个地理盲,知道了山西与陕西的位置区别,知道了红旗渠修建的具体年代与时代意义。知道了八百里太行山的阴雨晴岗与巍峨壮观,知道了郭亮村挂壁公路的惊险奇绝与不可思议。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在石板岩的第七天,早早吃了饭,租一辆大巴车去金灯寺。时隔多年,只记得金灯寺是明弘治17年到嘉靖44年,历时60多年才建成的大型寺院。寺院建在陡峭的悬崖上,前道后僧,洞窟14个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多尊,历代碑碣20多通。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上午九时许上山,经松林,过水潭,小路在树丛中绵延起伏,所行处,时有山鸡振翅,蜂闹花蕊,彩蝶翩翩。行没多久,有块北宋山水画大师郭熙的墓碑在小路北侧出现,众人便停下来,有人鞠躬施礼拍照留念,有人喝水休息。行至山腰,天空中下起了小雨,脚下的路变得又陡又滑,只能小心前行。十点多,前边的几个同学已经在山雾弥漫的云层里了,遥远的喊声不时从山谷中传出。路越走越狭窄陡峭,云在脚下飘荡,一大段没有护栏的木板栈道,走得我心里发慌,后背冒汗,边扶着湿漉漉的石壁,和同学们相互打气,小心翼翼地前行。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两个小时过后,我的右边膝盖开始疼痛,老毛病犯了,上下山时间长了就出症。走走停停,到山上时有几个先到的同学已经画一幅写生了。

山上有一老僧,用大铁锅煮了面条做斋饭,10元一份。寺院山风清凉,古雅素穆,如果我们不来,其他香客很少,一副没开发的状态,完全没有其他寺院的那种富丽堂皇与披红挂彩的商业氛围。石窟错落,造像拙朴,这才是修行悟道的地方。真想在这住段时间,不回美院了。说不回美院了,可能连石板岩酒店也回不去了,膝盖疼。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我没画画,欣赏完了寺院的建筑碑碣和石窟造像并拍了照,然后坐下来稍微歇了歇,吃了自带的煮鸡蛋和饼干算作午饭。再起来走动时,左边膝盖已经疼得不能走路了,怎么办。我担心我的腿,这么远的山路如何走下去,自己都不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用了近四个小时,照现在腿的样子,半夜也下不了山。金灯寺在1800多米的悬崖上,山高路险,山上只有一个僧人打理佛事,吃住都特别简单。我当时试着与僧人沟通了一下,如果腿疼下不了山可以住一宿吗。他说可以,如果今天不走,大概一个礼拜左右石板崖那边有另一个学校的人组团过来,到时跟他们一起走。听完有些不情愿地瞧了瞧他那烧柴禾做饭的锅灶,没说走或不走,心里想着再等等看有没有其他可能,另外什么都没带,怎么在这住。眼看着同学们陆续都下山了,我心里也慌慌地想走,前看看后看看,就是走不了。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约在四点钟左右,听说山下来了个面包车,每人50块钱送到石板崖。我赶紧从寺院走到前面,才知道所有人员都是提前打电话预订的,已经坐满了。和司机师傅商议能不能加个小凳子带我下山,司机说不行,山路超载太危险。特别感谢那个不太熟悉的同学,综合高研班的,当他知道我的腿疼不能走路之后,爽快地把他的座位让给了我。天已经很晚了,看着他一个人走下山去,我心里十分感动,连声道谢,并嘱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本见画画」金灯寺之行

孙本见作品


回来的车上,和司机师傅聊天,知道我们是从后山爬上的,后山属于河南,前山属于陕西,前山有路通车,绕道比较远。

#本见画画#每周三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前山   太行山   碑碣   造像   陕西   石窟   寺院   石板   膝盖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