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中)

接上篇: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上)

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中)

这个故事从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说起——

我出生在XXX地,家里有姊妹四个,我排行最小,与二姐的年龄差距有6岁。

印象中小时候幼儿园就没上几天,因为父亲上班,母亲经常忙于家事,也经常回老家去处理一些事情,家里没人看,我就经常跟着哥哥姐姐去学校,就在他们教室后面自己玩,有时坐在后排的桌子上傻听,夏天天气好了就在院子里玩,经常喜欢趴在窗户上看他们老师上课。

因为跟着哥哥姐姐上下学,回家趴在桌子上看他们写作业,等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小学的许多知识,我大多已经学会了,而且经常拿他们的书来看,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只有语文和算术,还有一周一节的体育课,没有其他课程。当时也没有阅读能力一说,家里有的只有爸爸从单位带回来给妈妈家用的“人民日报”和“半月谈”,偶尔也能讨好哥哥,看看他借回来的小人书,应该是当认字来读了,读过的内容貌似没任何印象了),所以我的小学只上了一、三、五年级(我上的是回民小学,五年制)。

当时老师觉得我很聪明,就鼓动我跳级,那时候不懂,只觉得老师说我聪明,肯定行,我就行了,而且父母在我学习的事情上,从未给过任何建议,都让我听老师的就好。

印象中小学的时候胆子大,爱唱歌,爱演讲,爱诗朗诵(哈哈,这些才艺在那个几百人的学校都得过奖。)当时语文学的特别好,作文也写的好,但被选为“三好学生”的时候比较少,每学期老师给出的评语里都有个“骄傲”两字,(小时候恨死“骄傲”这两个字,虽然我一直不明白如何才能不骄傲,可能是在班上我一直年龄偏小,又贪玩,老师看来不好好学习,但考试成绩又不错的原因吧)——小学毕业时,我比同班同学小二三岁,当时差两个多月,我才满9周岁。

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中)

初中生活,还是上回民中学,初一、初二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初二的暑假去了大姐夫家,认识了姐夫在X省重点中学上高中的妹妹,她跟我讲那个的城市、学校、还有她的同学……,

在她家玩了几天回来后,我就认定我的高中一定要去那个城市上。(现在想来也许那个姐姐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高人?她的话让我有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去省会读书),经过一年的努力,中考后我如愿进入了那个重点中学就读(当时是XX省最好的公立中学)——中学毕业我比同班同学小三至五岁,当时差两个多月,我才满12岁。


高中生活(进入高中后,可能是年龄小的原因,我在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弱势,)高一的时候,我学习有些吃力,甚至于有明显跟不上,经常觉得力不从心,(现在想那时候应该刚刚青春期,加上年龄小,离开家独自生活,有众多的不适应,加上班上学生来自各个县市,佼佼者众多,自己内心焦虑却不知所措的原因吧),高二的时候感觉适应些了,开始进入学习状态。高三顺利考入XXXX大学。——高中毕业时我比同班同学小三至五岁,当时差两个多月,我才满15岁。

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中)

大学生活:还是因为年龄小,多数忙活在学习上,争取奖学金,周末去找老乡蹭饭,跟着老乡逛公园、逛街,大四的时候就去实习了,实习回来做毕业设计,然后就是毕业答辩,毕业留影,毕业留恋……,然后就毕业了,回到原籍分配了工作。(那年我差两个多月满19岁,同班同学年龄最大的有25岁了,经常开玩笑说,想来最最最遗憾的是小学没“练”爱,中学没“练”爱,大学也没“练”爱。哎……)


工作提升:毕业分配到XXX城乡建设局规划办,因为是大学生,因为是刚刚毕业,因为专业对口,(还有人们眼中我19岁就大学毕业了,大家都称赞我非常聪明)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我被提升为规划办主任,工作五年后被组织部选拔为少数民族后备培养干部,一年后可提升副科级。(未完待续)


本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时差   同班   年龄   两个   高中   同学   老师   小学   中学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