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浙江温州平阳县南麂岛,距离陆地30海里,开船需要一个多小时。海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渔排,呈现着一幅宁静又生机盎然的景象。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这里的特产大黄鱼,肉质鲜嫩,常常被食客记挂在心上。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林端萍从小在南麂岛长大,也是温州海派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岛上从事大黄鱼养殖和销售工作。大黄鱼生意到林端萍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爷爷——

捕鱼虽易,无法保鲜

20世纪50年代,南麂岛人迹罕至。林端萍的爷爷作为第一批建设者登上了南麂岛,一待就是一辈子。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那时候,南麂岛附近海域野生黄鱼很多很多。捕鱼虽易,但因为岛上没有电,无法制冰,捕捞回来的黄鱼无法保鲜。由于没有渔产品交易市场,渔民们只能等着商家上岛收购黄鱼,黄鱼的价格往往也被压得很低。

在爷爷那辈的渔民眼里,南麂岛就像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爸爸——

网箱养殖,后建冷库

1988年,当时的南麂乡政府成立发电站,用柴油发电,供居民照明使用。在林端萍的记忆中,岛上只有天黑的时候可以开两个小时的电灯。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1999年,当时的平阳县供电局接收南麂岛供用电管理工作,成立南麂供电所,并对配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从此,南麂岛结束了每天只能供电几个小时的历史。

用当地渔民的话说,南麂岛的生活开始鲜亮起来。

林端萍的爸爸林勇士是南麂岛上第一批养殖渔民。

1998年,林勇士购进了第一批鱼苗,在浅海水域用传统网箱进行养殖。刚开始养鱼的时候还没有冷库,养殖户的鱼要等岛外的鱼商带着碎冰到岛上收购。

随着电力条件的不断完善,独立的小冷库也建起来了,大黄鱼可以储存了。

林端萍——

定制捕捞,品质不变

生在岛上,长在海边,林端萍从小就对打渔十分感兴趣,也想帮家里养好大黄鱼。上大学时,她选择了海洋经济管理专业,还选修了船舶维修和渔业养殖。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南麂岛。

而此时,岛上的电力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

2005年,南麂列岛最偏远、地形条件最崎岖的门边通电了。

2009年,南麂岛实行和岛外同等电价,有力支持了南麂岛经济建设,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2014年9月,国家863项目示范工程“南麂微网”正式投运,岛上架起了巨大的白色风机和光伏板。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2019年3月27日,35千伏南麂变电站开工,南麂岛与岛外联网工程正式开建。一条海底电缆打破了供电瓶颈,将稳定的电力送到2500多名海岛居民家中,铺平了海岛产业发展之路。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2020年8月底《南麂岛全电岛屿规划》获正式批复实施。规划获批后,平阳供电公司开始积极推进岛内厨房电气化改造。

林端萍也扩大了养殖规模。2015年,她升级了家庭养殖渔场,成立温州海派渔业有限公司,还投入了洗网设备、投喂设备等先进的养殖设备。养殖规模扩大了,产值也跟着翻了番。

林端萍说,她们可以为客户定制。客户下单多少,她们就捕捞多少。

黄鱼的保鲜已经不成问题。电力充足,制冰、碎冰、冷库等一套流程下来,可以让客户吃到跟岛上一样品质的鱼。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在别人看来,女孩子从事养殖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她说,她不怕苦,因为这是一家三代的事业。

美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上千万,她咋做到的?

“我很庆幸当年做了回来创业这个决定,希望我的同学,还有有志向来南麂、喜欢海岛的人,都可以回到南麂岛,回到我们的家乡。”

——林端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平阳县   海岛   大黄鱼   网箱   岛外   黄鱼   冷库   渔民   年收入   岛上   渔业   大学生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