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ciyu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走难走的路

曾看过一张图,寓意深刻。

在拥挤的通道里,一群人选择电梯,看似又轻松又快,却在拥挤中落在人后。还有一个人选择走阶梯,虽然费劲,却一步步领先别人。

生活中有些路也是如此,要走得远,就需要去做一些艰难但有价值的事,走难走但能致远的路。

一个人最难得的自律,就是越困难,越要迎面直上。

庸人服从于天性,贪图舒服;优秀的人,却喜欢“自讨苦吃”。

像是同样为公司调研一个项目,有人东拼西凑一些材料整成大杂烩,也有人东奔西走地实地调查。也许结果没有太大区别,但差距就是这样慢慢拉开的。

像在短视频风口中,有人粗制滥造一些视频,也有人从脚本、拍摄、后期都下了许多功夫,也许处于风口中,两者都会得到一些收获。但泥沙俱下之后,谁能走得更远一目了然。

平坦大道通山腰,崎岖小路抵山巅。人生有无数条路,选择迎难而上,咬定青山不放松,那么你将在峰顶看到最美的风景。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读难读的书

王蒙对于这个时代的阅读状况有着深深的忧虑:“现在网络上培养出来的阅读者都是些‘浏览手’,敲敲键盘,点点鼠标,想查什么就能查到什么,如果你窗口开得够多,一分钟可以涉足15个阅读领域。”

王蒙认为,这样浅层的浏览,会使人们越来越缺少深入的思考。那些猎奇的信息不能使我们变得深刻,易读的速成书难以使我们有进步。

真正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书,是作家们花了无数心血熬制出来的鸿篇巨制。这些书也许晦涩难懂,却字字珠玑。

一部《百年孤独》,家族七代人的名字与关系,很多人理不清,马尔克斯的魔幻世界,很多人读不懂。但若是能沉心看下去,则能看到一部恢弘壮阔的史诗。

就如看完《百年孤独》的莫言说:“心情是难以形容的,就像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卡夫卡一样,感到非常惊讶,拍案而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所以我们看到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东北乡,与马孔多在观感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本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全书有三百多万字,信息量浩瀚无比,甚至在其问世的头17年里,只有一个叫王胜之的人通读了一遍。

金庸也把《资治通鉴》“啃”了下来,他在《明报月刊》三十余年,撰写了许多鞭辟入里的社论。他解释说是因为读了几十年的《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的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是按这个规律的”。

一些书之所以易懂,是因为没有新的知识增量,所呈现的内容,仍在你的认知边界内。一些书读起来费劲,可能是介绍了我们未曾触及的知识领域,或是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前者有助于丰富知识体系,后者有助于打破认知壁垒。

在当今这个时代,简单的碎片化阅读,只能添砖加瓦,作为对知识体系的补充。真正可以建构知识大厦的,还是那些盛传已久的大部头。

局限于喜欢的书,也掣肘了人生的成长。唯有沉下心阅读知识密度高的经典,去思辨,去积淀,这些看似难读的书都会成为脚下铺展的路。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听难听的话

1983年,黄永玉写信给戏剧大师曹禺,在信中不客气地直言:“我不喜欢你的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曹禺接到信后,视若珍宝,夹在相簿里反复看,最后裱在墙上。

真话,通常会有几分刺耳。软弱的人对此两耳不闻,但内心强大的人,却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

任正非曾经说过:“不要怕批评,要感谢骂我们的人,不拿华为的工资和奖金,还骂我们,是在帮助我们进步。”

华为内部有个“心声社区”,任何员工都可以在这里写下对制度或者管理者的批评建议。因为可以匿名发布,所以有些批评戾气十足。但华为从来都是直面问题,他们会一一阅览,汲取建设性的意见。

过多的甜言蜜语,容易惑乱人心;由衷之言虽难听,却能直指不足。一个人若是想要持续精进,就得丢掉面子,戒掉玻璃心,听得了别人的批评。

莎士比亚说过:“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辩解。如果听到指摘,一味想着反驳,只会蒙蔽自己的心。

忠言逆耳利于行。当我们敞开心扉,去接纳别人的意见时,我们也接纳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日出之美,是因为它脱胎于最幽深的黑暗。一个人真正想有所作为,就要在挫折中磨砺自己。

当你驯服偏爱安逸的人性,克服一蹴而就的妄想。在那条荆棘遍布的路上,你可能会走得很慢,但一定也可以走得最远。

往期推荐:

夜读丨最好的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都有孩子气

夜读丨一言九鼎,方能受人尊重

夜读丨好的生活需要四种智慧

夜读丨走难走的路,读难读的书,听难听的话

主播:邵宇

声音主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文章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作者:洞见ciyu,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马尔克斯   王蒙   华为   都会   百年孤独   资治通鉴   难听   民生   批评   喜欢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