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独龙江位于云南西北部的边陲之地,它北接西藏察隅县,往西南走则与缅甸联邦上水相连接,数千年来它就如同一条青龙一般垂卧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

独特的山林气候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独龙江腹地成为了云南边境地区不为人知的秘境。在这里有一支民族世代生息,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生活。截止到1951以前,这支民族甚至没有一个官方的称呼,人口也只有不到一千八百人。

这便是独龙族,中华民族中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时期少数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群婚家庭的民族之一,独特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相信鬼神,也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相比较这个民族本身,人们了解更多的是独龙族特有的“纹面女”。一种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中国最后的“纹面女”也都来源于此。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这支民族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呢?“纹面女”的习俗又是怎么样的呢?

独龙族是“太古之民”

“独龙”二字源于独龙江,藏族称其为“曲”“曲洛”,相邻的傈僳族称其为“俅帕”。直到今天,独龙族的起源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却没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字。

对于事情的记录,往往是采取结绳记事法或者刻木记事法的办法完成。今天很多上了年纪的独龙族老人也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出生的日期,甚至连个大概都不知道。

他们的父母也只是用孩子出生时发生的特定事情代为记录,比如下雪天出生、农作物成熟时出生、满月日出生等等。所以对他们而言一没有文字的概念,二没有明确用数字记录的概念,更不用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什么具体的文献记录。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环境封闭,所以也没有产生“货币”这一概念,以物易物是最常用的流通方式。同时,这导致了独龙族仅靠自身发展的社会文明及其缓慢,甚至可以用停滞来形容。

更为直观的是于1923年拍摄的第一张流传于世的独龙族照片,上面的独龙男子披头散发,身穿麻布做的粗衣俨然一副“太古之民”的模样。

为了弄清楚这支民族的来历,历史学家首先根据独龙族独特的语言推测其应该属于氐羌族群,再整理归纳了其氏族内部的传说典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快,历史学家发现,纵使不同的族群有各自的文化传说,但是绝大部分的传说中都有提到关于怒江的存在。

结合独龙族流传下来的文化习惯,大多数人都认可独龙族是由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江并流区迁移至独龙江。而且,独龙族很有可能就是怒江和独龙江流域最早的居民。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二、独特的文化风俗

独龙族及其崇拜大自然的力量,山川草木河流岩石都可以看作是神灵的化身。因此独龙族人十分重视祭拜,生老病死都要打卦、祭拜。每年的1月10日到11日是独龙族人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节日“卡雀哇”。在这两天里,独龙族会将族人全部集中起来,进行祭拜仪式。

节日里,最隆重的当属剽牛祭天,由一名双亲建在的青年男子用锋利的竹矛剽牛,其余族人则将其围成一圈,敲锣打鼓、挥刀舞弄大壮声势。仪式结束后,独龙族人会将牛肉放在炭火上炙烤后分给参与聚会的族人。

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使独龙族人非常重视族人内部的团结,捕获到野兽或者烹羊宰牛时便会邀请左邻右舍的共同聚餐。淳朴的独龙族人也十分的好客,即便是不认识的赶路人来到当地,也能有得饱饭吃、暖铺睡。只有在最盛大的祭祀时,才会请客人回避。

新中国成立之前,独龙族还保留着氏族外婚的婚姻形式,结婚的双方必须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氏族。独龙族经常出现集团婚姻,就是男方氏族中几位有血缘关系弟兄与女方氏族的姊妹们相互结婚,且各个氏族之间有相互固定的联姻关系。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独龙族内还有一种妻姊妹婚的情况,若是女性提出离婚或者弃夫逃跑,则女方家要么赔付男方家结婚所用的彩礼,要么就让其妹妹代替姐姐作为抵偿。

这两种婚姻形式都被看作有利于氏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并将能够保证产生足够的劳动力。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姻制度逐渐被取消,独龙族的婚姻也更加的民主,不再像之前那些全凭父母决定。

三、“纹面女”是时代的悲剧

独龙族女子有纹面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女儿只要到了金钗之年就要进行纹面象征成年。纹面时由有经验的年长妇女以细长的竹签蘸锅底灰,在脸部画上带有象征意义的花纹,然后由一人手拿竹针和拍针棒沿花纹将针刺入少女脸中。

每刺一针就要把血水擦掉,敷上锅灰,使锅底灰能够进入针刺的伤口之中。针孔太小,所以要想在脸色完整的纹面,起码要十几天左右。这段时间里,十二三岁的少女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竹针刺进皮肤的痛苦。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刺完后过上三四天伤口结痂后,面部便会出现永久的青紫色印记,一道道印记就形成了老一辈独龙族女性脸上独有的纹面。关于这种纹面习俗的由来其实猜测很多,然而根据独龙族本身的传说和间接的史料推测,独龙族女性脸上的纹面是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

独龙族的生活范围靠近藏族势力范围,云南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区域。近几百年来,独龙族边上的藏族和傈僳族经常侵扰独龙族地区。这也是独龙族为什么在建国初期人口只有不到一千八百人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生活环境和生产力的原因。

藏族和斡剌族虽然也是少数民族,但是已经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就对独龙族进行侵扰和剥削。在当地的口口流传的有一个叫察瓦龙的藏族土司,贪财好色,每年都要独龙族上供各种物品,还时常强迫年轻的独龙族女子到藏族地区当奴隶。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察瓦龙和别的奴隶主带走当奴隶,独龙族女子不得已采取了这种毁容的方式自保。当然,也有人说独龙族女子脸色的纹面是为了辟邪祭祀所用,也可能就是当地特有的审美风格。这些观点无论是对还是错,都已经无从考究了。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少女13岁时要经历竹针纹面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尤其是独龙族这种人口少、生活环境恶劣的民族。独龙族女性纹面的糟粕风俗也早已被取消了,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落实和基层建筑的不断完善,独龙族的生活环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纪案

参考资料:

1、《独龙族传统通婚圈的当代变迁》, 桑坤

2、《独龙族独龙族妇女纹面考》,白瑞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独龙族   傈僳族   方家   怒江   藏族   独龙   云南省   民族   氏族   族人   少数民族   人口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