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疼痛案例集锦

肩周炎——肩膀疼痛的三种症状及治疗方法

肩膀疼痛西医叫肩周炎,中医叫漏肩风,主要是气血亏虚后又受风寒引起的困疼,重则不能高举,转侧,患病的时候特别怕风怕寒,首先要身体气血充足,才不容易受寒,因为肩膀是人体的最外侧,容易受外邪侵袭,风寒湿,俗话讲,正气旺盛邪不可干,中医治疗的时候用补中益气汤加祛除风寒的药物,秦艽,羌活,姜黄,桑枝,桂枝,柴胡等等,也可以用八珍汤加减,总之是补益气血,祛除风寒

第二种肩膀痛是肩膀受寒后,肩膀不敢压,用有病的一侧朝下非常困疼,治疗这一种后遗症用化痰活血法,因为血液循环受阻了,压住后更加疼痛,所以,必须活血,益气化痰,疏通气血

第三种情况是肩膀痛,困疼,病人用了活血化瘀的方法,和去风湿的方法都不好,一般是晚上7点到11点重,用身体压住反而好受些,这个问题就是亏虚了,哪里亏虚了,我认为是肝,脾肺,也应该是气血不足引起的困疼,有些病人根本就没有受风寒,病人肩膀痛的时候也不怕风寒,所以,治疗的时候不要乱用活血化瘀和去风湿的药物了,用补气补血的就可以了。

病案,1

某男患肩周炎,每每房事后肩膀疼痛,我认为是精亏后气虚又受受寒引起的痹症,用补中益气汤几副效果不佳,后来他吃了一段时间的点心江米条(也就是农村说的兰花根)后,再服补中益气汤效果非常好,几乎没有再犯这个毛病,细分析发现,这个点心含有大量的白糖,白糖就有补阴作用,色白味甘,补肺阴,再加上后来补中益气,所以,那抵抗力就增强了,所以治病总要灵活,不能单纯用某某方,要看的全面,因为有阴才有阳,阳浮在阴之上,阴阳都有才能有免疫力。以后用补中益气汤的时候要加些补血补阴的药物,效果会更好。

病案2

一女子患肩周炎,用尽了办法,如拔火罐,贴膏药,理疗,扎针,就是效果不好,酸疼,不敢抬高后背,夜里疼甚,我诊脉看肝肾不足,就用归芍地黄汤加黄芪治疗二十天,基本痊愈,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补肝肾还能治疗肩周炎。

人体是一个整体,一两个脏器亏虚后会影响全身。

有肌肉筋骨黏连的患者必要时用小针刀治疗,同时这类病人注意保暖,保护肩膀不让受寒,因为肩膀是人体的最外侧,最容易受风寒侵袭。

病案3

一例较为复杂的腿疼一例

男40,患左膝关节痛痛,病人连伸腿都要费力,左路走起来后好一些,坐在凳子上不敢乱动,生怕别人从面前过的时候碰到,碰一下后格外痛,因为痛的厉害,有明显的抽筋,病人舌苔黄厚,脉象也看不出哪里明显的不好 初诊到这个病人,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血虚icon肾亏痛,因为患者部位不红不肿,多是阴虚血虚,又因为,他有明显的抽筋现象,又是膝关节,正是肝血亏虚的表现,是属于血不养筋,于是就出方一个;

当归,熟地,秦艽,白芍,柴胡,甘草,川牛膝,木瓜,伸筋草,川芎,四副

本以为会有效,可是病人说,几乎没有疗效,我讲,再吃4付药,结果,还是没有效果,奇怪了,明明是应该对症的药确实几乎没有疗效,我就又分析这个病,按舌苔厚腻,应该属于湿热内蕴,是不是因为湿热阻挡了血液的运行,于是就按湿热来治疗这个病看看.处方:

苍术,白术,薏米仁,萆懈,黄柏,茯苓,泽泻,厚朴,龟板,木瓜,牛膝,四副。

仍然不效,而且舌苔更厚,黄腻,脉象也仍然看不出来明显的现象,又吃了几副,病还是没有变化,可是脉象有了变化,发现左肝脉有力,病人出现了恶心的症状,面对这种情况,我非常感到奇怪,为什么用养肝肾之阴的药没有疗效,而用除湿热的药仍然没有疗效,而且还出现了肝火呢?

思考一下,还是应该往舌苔厚腻来下药,看是脾胃湿热,又问了病人以前病人都吃了什么药,他讲,就是因为脾胃病,吃了不少治疗脾胃湿热的药,舌苔一直不下,最后又开始腿痛了,我恍然大悟,知道了,是因为燥热的药吃多了,伤脾胃阴分了,于是,就用了大量补益脾胃之阴的中药,甘味药,什么甜用什么,处方:

党参,桂圆,麦冬,红枣,炙甘草,当归,黄芪,枳壳,白术三副

吃完这三副,喜气洋洋地来了,说张医生啊,大轻了呀,你看看我的舌苔,下了一多半啊,我说,那你的腿怎么样了,他说,腿也大轻了啊,现在也不抽筋了,好,再吃三副舌苔全部下完,腿已经完全好了,真正起到作用的,就是这六付药。

按:本例腿痛和抽筋现在看来确实是血不养筋,肝肾亏虚的疼痛,开始补肝肾却没有用,可以讲是补不上,治疗湿热用利湿热的方法也不行,反而增加肝火,我就改变思路,用补养脾胃之阴的方法取得大效,只用了几副,可见,看是湿热,往往用治疗湿热的方法却不行,就用滋阴法,脾胃之阴,成功了。

有朋友问,病人舌苔黄厚,明是湿热之象,你还敢用党参,桂圆吗,我说,病人这个舌苔厚腻看是湿热,其实是郁热,是脾胃阴亏,食物在胃里不下产生的郁热,,应该用滋养脾胃之阴的方法 其实古人早就说过,甘味药不但补气,而且补阴,现在脾胃阴,气都有了,脾能布津啊,这样,脾的功能发挥了,脾是身体的中枢啊,当然,也就养住了全身的筋脉,病就好了。

看来,治病看舌苔有有失误的,有时候看见的舌苔也是表象,要参考多方的因素,要不拘一格,才会成功啊 。

病案4

归脾汤治疗心绞痛

男47岁,患心脏跳痛,去市医院做检查,心电图也做不出什么,就是心扑腾扑腾跳疼,自述是房事后一两天容易发生,最厉害的一次是疼有二十分钟,07年就发生过此症,据病人讲,疼的时候喝了玉米糊糊,会减轻症状,后来吃了补中益气丸也有效,再后来发生的时候用黄芪生脉饮加归脾丸疗效也明显 。

我诊脉后发现,病人发病的时候左寸脉重取无力,知道属于心血,心气都亏虚,才发生此症,想病人是房事后才有的,知道是肾精亏虚,脾胃阴亏,累及心血及心气亏虚,病人喝玉米糊糊有效,是因为玉米色黄味甘,其效力和服用人参相同,补了中气,也补了心气,缓解了疼痛,同样道理,病人吃补中益气丸,黄芪生脉饮,归脾丸也是补中气和心气,可见,男子性生活过多了,不但伤了肾,而且也伤了脾胃之阴,就影响了中气和心血和心气,造成心疼,关于这个话题,我前面讲到过 ,归脾汤还是比较对症的,其中枣仁,有补心阴心血的作用,可以加炙甘草汤,有瘀滞者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黄芪、党参,当归、枣仁、远志、桂圆肉、炙甘草、木香、白术、熟地

吃完五付后大轻,就连睡觉也安稳许多,心慌心疼几乎没有在外面发生过,可见这个方子还是比较对症,还是心气和心阴的亏虚导致此病的发生,后来坚持吃十多付后痊愈。

按,心绞痛的发生原因很多,其中有心脾亏虚引起的比较常见,我这次用归脾汤加熟地效果还是不错的。

病案5

多年胁痛中医治疗一例

宋某,男,退休海员,63,十几年前诊为胆囊炎,经常出现右胁下疼痛,吃消炎利胆片和其它消炎药,时轻时重,没有退休前每上船出海要搬一箱消炎利胆片,他说,吃药后似乎好点,不吃药一直没有好,退休回来后她老婆把他拉来看病。

我诊脉后看他肝阴亏虚,就对说,把你原来买的消炎利胆片扔了,他说为什么,我讲,那不对症,你是肝阴肝血不足才胁下疼痛,经常吃消炎利胆片,药里疏肝力量强,还劫肝阴,越吃对你的胁疼痛越不利,嘱咐他以后不要吃疏肝类的药物。

用方:

沙参枸杞子 麦冬 炙甘草 熟地 当归 川楝子 麦芽 黄芪 炒白芍

加减 连续吃中药一两个月,愈。

按:本例的病一点也不复杂,他们没有看透,其实就是肝阴亏虚,应补肝养肝,然而西医当成所谓的炎症来治疗,成年要吃药,还是没有看透病因。

右胁疼的病人很多,这里是肝胆所在,除了用仪器检查出来实质性肝胆疾病以外,还有不舒服的人非常多,其中有肝郁肝火,气滞血瘀,更多的就是肝阴亏虚,容易产生胁下胀,疼,不适,胁下发热等感觉,肝阴亏虚,肝血不足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一般用疏肝补阴,或者疏肝清火,补养肝气等方法,用一贯煎,滋肾清肝散,化肝煎来治疗效果比较好。


中医治疗疼痛案例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疼痛   舌苔   病案   心气   黄芪   脾胃   湿热   风寒   集锦   病人   肩膀   案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