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四子王旗融媒体中心94.5兆赫

推出迎百年学党史栏目

欢迎广大听众朋友届时收听!

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应对国际风云变幻

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美国政府和国会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进行污蔑和攻击,并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7月,西方七国首脑和欧洲共同体会议宣布对中国中止高层政治接触,延缓世界银行贷款等。此后不久,国际形势接连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掀起的反华浪潮和国际上不绝于耳的唱衰中国的论调,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保持稳定和坚持改革开放,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关键是自己要搞好。他告诫说,西方国家向中国施压,根本点就是要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对这股逆流要旗帜鲜明地坚决顶住。国际舆论压我们,要泰然处之,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只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

1989年9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坚定地表示:“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任何经济制裁,都丝毫不能动摇我们振兴中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信念。”

为了扭转局面、争取主动,党和政府确定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交工作的两个重点:一是开展睦邻外交,稳定和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二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恢复和稳定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积极开展外交活动。1990年至1992年,中国同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印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中国同沙特阿拉伯、新加坡、以色列、韩国建立外交关系,顺利实现了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并同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和东欧国家建立或发展了正常关系。到1992年8月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中国还成功争取到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在北京召开。中国没有因西方国家的“制裁”而被孤立,反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制裁”,中国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采取政治与经济结合、官方与民间结合的方针,推动日本率先于1990年取消对华“制裁”,随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相继取消对华“制裁”。到1991年底,中国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关系基本回到正常轨道。

美国带头“制裁”中国,但也逐渐意识到孤立中国未必符合自身利益。1989年7月至12月,美国总统布什两次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作为特使来华进行沟通。在中美关系最困难的阶段,邓小平指出:“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同时,中方继续以着眼于大局的远见卓识,积极同美方进行沟通。海湾危机爆发后,为得到中国在海湾问题上的支持,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改善两国关系。1993年11月,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其间,两国最高领导人举行正式会晤。

经过努力,中国有效应对了1989年政治风波后的种种外部挑战。西方国家的“制裁”没有达到使中国屈服和孤立的目的,反而最终被打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坚定地朝着全方位方向发展。

治理整顿的成效和“七五”计划的完成

政治风波后,党中央把一度被延误的治理整顿工作重新提上日程。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从1989年算起,用三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的任务。这一阶段治理整顿大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以启动市场、争取经济适度发展为侧重点;第二步是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在治理整顿期间,老百姓的“菜篮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1988年,国家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经过治理整顿,过热的经济明显降温,国民经济保持适合实际的一定增长速度,供求平衡矛盾明显缓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初步缓解,市场秩序明显好转。1992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宣布,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如期结束。

在治理整顿期间,“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到1990年底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是深化改革具有标志性的举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家交易所的运营实现了股票的集中交易,形成了全国性的沪市、深市两个证券交易市场,推动了股份制的发展。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成功开业及期货交易机制的引入,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将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的强烈信号。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扩大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浦东是指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川杨河以北紧邻上海最繁华的外滩的一块三角形地区。这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土地,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是一些人眼中的“烂泥渡”,与繁荣的浦西形成鲜明对比。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由此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几十万建设者开进浦东,架桥筑路,建厂造楼,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浦东新区在长江出海口崛起。这不仅促进了上海的迅速发展,而且对长江三角洲以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随着治理整顿任务和“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冷战结束后,世界开始走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周边一些国家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经过治理整顿,我国经济走出了低谷,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社会主义发生的严重曲折对我国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也有人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提出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一路走,一路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针对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非议和责难,邓小平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邓小平在谈话中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之一。他指出,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他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在谈话中,邓小平还阐述了其他一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只手都要硬。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低潮,邓小平满怀信心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他强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方谈话阐发的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它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方谈话,使邓小平一生的光辉业绩达到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编 辑:张智超

审 核:额日和木

供稿邮箱:szwqwxb@126.com

声明:转载内容请标注来源 活力四子王旗(hlszwq)

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点分享

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点收藏

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原创 | 红色电波:迎百年 学党史(四十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党中央   党史   电波   美国   资本主义   中国   改革开放   红色   阶段   关键   关系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