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在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


火枪在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

手持火枪射击的明军

早在唐末,火药就已经开始被应用于军事,宋朝的时候,发明了以火药燃气为动力发射子窠的突火枪,这是现代所有枪械的鼻祖。到了明朝,火枪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出现了专业火器部队“神机营”,但“神机营”中的装备以三眼铳、火铳、虎蹲炮等小炮为主,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是火枪,真正的火枪火绳枪装备率很低,以辽东明军为例,据记载,20万人的明军部队,仅装备火绳枪2000余枝,装备率仅为百分之一左右。而在同时期的欧洲火枪已经取代了十字弓与长弓,成为了步兵的主要武器,到了十七事迹,弓箭已经彻底从欧洲战场上销声匿迹,而在中国一直到清末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装备里,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弓箭、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火枪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火枪性能始终无法彻底超越弓箭

火枪在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

清军的鸟铳,非常笨重,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射击。

中国一线作战部队的火枪长期停留在火绳枪时代,后期虽然也发明了雷击枪。但始终没有摆脱早期火枪确度差,射程短,射速低,遇到阴雨潮湿天气就无法使用的缺点,必须装备弓箭进行火力补充。火枪相对于弓箭最大的优势在于威力,在普遍装备弓箭难以杀伤的板甲的欧洲,自然很快取而代之,而在以棉甲为主的中国,弓箭的威力足够,且拥有射速和精度的巨大优势,更难被轻易取代。

二、手工生产难以制造大量高质量火枪装备部队

火枪在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

一名垂老的枪匠在和徒弟一起手工钻制枪管

在没有经历工业革命的中国古代,火枪为纯手工生产,先打造出实心枪管,再采用人力推钻的方式进行枪管钻膛,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沙孔保证枪管的质量,防止发生炸膛。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据记载一个熟练的工匠钻一根枪管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就算这样,也避免不了炸膛,根据当时的记载,炸膛是迟早的事,火枪成了消耗品,当时一根支绳枪的造价高达四两银子,而且使用寿命还没多久。产量、质量、价格的局限性,更是限制了火枪在部队的大规模装备。

三、对外战争较少使统治者战术思想陈旧


火枪在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彻底取代冷兵器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成熟的线性步兵战术

清朝初期的战争以平定内乱战争为主,擅长骑射的清军此时正处在战斗力顶峰,大炮与骑兵配合的战术所向披靡。在西北边患平定之后,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屡战屡胜,虽然此时更加先进的燧发枪已经传入中国,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只是收藏了几支当自己狩猎的玩具,认为现有的火绳枪就够了,没有大规模生产。战争的胜利使军队失去了武器和战术革新的动力。

在西方火枪制造技术和战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中国步兵长期停留在以冷兵器为主的,质量不高的枪炮为辅的状态,最终在和西方列强的交手中一败涂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冷兵器   火枪   鸦片战争   中国   火绳   枪管   欧洲   弓箭   战术   装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