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指的是西海

积水潭,位于城区内西北部,唐代为海园的一部分,金代时称为白莲潭,元代改叫西海子,“西”是相对于当时北京另一大面积水域南海子(即今南苑)而言的。海子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花园”,唐代传入汉族,后来北方人就把积水的湖泊称为“海子”。元代时的积水潭,比今天前海、后海、西海合起来的面积还要大,东西长约二里,南北分为两半。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修建通惠河,沟通了京杭大运河和积水潭,可使南方的运粮船只直接到达积水潭的岸边,现在的后海北岸就成为当时京杭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明朝时改造元大都,建造紫禁城,将积水潭与通惠河“截而为二”,积水潭形状发生变化,水面大幅度缩小,当时潭内种植了许多莲花,因此又称为莲花池。潭的南岸建有净业寺,故又称为净业湖。清代末年积水潭形状已与今水域大抵相同,分化成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三块较大的水域,西侧仍称为积水潭,中部称为什刹海,东侧称为莲花泡子。民国时期开始使用西海、后海和前海的名称,并将三者统称为什刹海,为与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区分,又称为后三海。

积水潭,指的是西海

西海湿地公园


积水潭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景色秀丽,风光旖旎,被誉为“北国江南”。《元一统志》中曾描述:“有云取象星辰,紫宫之后,阁道横贯,天之银汉也;拟迹古昔,恣民渔采,泽梁无禁,周之灵昭也。”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燕都游览志》中也写道:“酒后一苇,山光水色,萧鼓中流,时复相遇,江北以来无此胜游。”银锭桥上的银锭观山为“燕京小八景”(或称西涯八景)之首,乃是“城内观西山第一绝胜处”。正因为积水潭景色如此优美,不仅吸引佛教僧人在此修建寺院,还集中了高官贵族在此建造府第,名人们也纷纷居住于此。

什刹海,原名十刹海,本是积水潭岸边的一座寺庙,坐西朝东,山门三间,两侧配房各两间,南侧配殿三间,耳房三间,北侧配殿六间,耳房六间,大殿面阔三间,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占地共五十余亩,僧舍三十多间,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创始人遍融法师,原籍陕西,号“三藏”。十刹海于民国时期已沦为民居,据周肇祥《净业湖访古录》中记载:“……今为民户杂居,钟鱼无声,香灯久烬。前室扉紧闭,绳系恶犬,不敢窥,一瓢一珠想早化灰烬矣。后室奉大士,金容悲悯……”,正在进行修缮。

积水潭,指的是西海

什刹海风光

后人误传什刹海是说积水潭岸边有十座古刹,即“九庵一庙”,因此又将积水潭称为什刹海,后取而代之,而积水潭仅成为西海的别称。其实据史料记载,从辽代到民国时期,什刹海岸边曾有过九十多座寺庙,是北京城寺庙最密集的地方,现存的就有二十余处:广化寺、净业寺、双寺、保安寺、寿明寺、丰泰庵、天寿庵、旌勇祠、三官庙、正觉寺、大藏龙华寺、贤良祠、火德真君庙、广福观、永泉庵等等,已相继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或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如此,积水潭岸边至今还留存着许多王府和名人故居,包括恭王府、涛贝勒府、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田间故居、萧军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等等。

清朝末年,什刹海前海西岸的荷花市场逐渐形成,并很快成为京城内消夏、娱乐和购物的胜地之一。民国以后,什刹海沦为三潭死水,土地被乱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多次疏浚,使什刹海景色焕然一新,并在三海旁相继修建了茗园、潭苑、码头、湖心亭等景区。西海已改建为西海湿地公园,野鸭、水鸟栖于荷花、芦苇之中,鱼儿、乌龟游于碧波之下,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积水潭,指的是西海

荷花市场牌楼

什刹海地区现已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路,三海镶嵌其中,总面积达14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0处。近年来,政府逐步修复了海岸边的部分古建和四合院,新建了许多人文景观,开辟了“胡同游”、“水上游”等旅游项目。后海地区,逐渐形成了酒吧文化经济带,并着重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什刹海又焕发当年的秀丽风姿。按政府远景规划,什刹海周围将建成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以文物古迹为基础、以湖光山色为基调,以民俗文化为特色,按功能分区实现活动、休息、垂钓等多项功能,让中外游人能够尽情领略到千年古都的原始风貌,成为人们休闲游玩、锻炼身体的最佳场所。什刹海,永远是北京有味道的地方!

积水潭,指的是西海

后海旁烟袋斜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积水潭   西海   耳房   配殿   明朝   水域   故居   寺庙   岸边   面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