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羁縻制度,为何后期逐渐失效,烽烟四起

明朝鼎盛时期疆域东至黑龙江流域、北至漠南、南至云南、交趾(今越南),西至哈密、乌思藏,虽然面积不及元朝,但同样是幅员辽阔,远迈汉唐。

明朝的羁縻制度,为何后期逐渐失效,烽烟四起

境内的少数民族,北方为蒙古人、东北主为生熟女真,西北方为回回、维吾尔、西南方为苗人、南越人、西南诸夷,鼎盛时期人口达到一个亿。为了广大疆土的稳定,明朝采取的民族政策是羁縻统治,并发展到了顶峰。简单说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开疆扩土后,由于非汉化地区不易治理且赋税较低,因此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或卫所指挥使,允许其世袭自治,并给予政治承认与支持,如果叛乱则发兵剿灭。

据历史记载,明朝设置了关西七卫、乌斯藏都司、奴尔干都司、东南亚三宣六慰等羁縻机构,羁縻数量与规模达历代之最。这一国策在开始确实起到了开疆拓土、稳定海内的作用,但后期逐渐失效,最终边疆烽烟四起,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明朝的羁縻制度,为何后期逐渐失效,烽烟四起

第一、未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往来。

中原与边疆地区名义上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区域,实际贫富差距悬殊。朝廷未能以中原发达的农业为基本盘,通过国家的商业行为,将物资分配至边疆地区,致使遇上天灾时边疆地区发生动乱。

比如漠南地区及东北地区,游牧民族之所以生性好斗,主要还是因为生活的环境恶劣。未能有稳定的物资养活增加的人口,必须通过战争劫掠及减员,保持民族延续,说到底还是吃饭的问题。

然而明朝政府自始至终都只是在长城沿线重镇进行军事驻扎,而非发展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往来,导致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往往由于粮食与生产资料的缺乏而侵犯内地。

笔者看来,与其耗费巨资驻军长城被动防守,不如走出长城。在漠南、东北地区建立具有军事与贸易功能结合的市镇(贸易为市、军事为镇,合一为市镇),内地的粮食、铁器、生活用品卖至漠南、东北乃至整个西伯利亚,买入战马、兽毛、名贵药材、甚至雇佣军,这绝对是双赢局面,吃饱穿暖谁还去造反。

第二、对边疆地区治理松散。

有明一代,明朝的实际控制范围始终在两京十三省加上九边重镇,东北到辽东边墙,西北到嘉峪关,西南至川西及云南,至于羁縻机构的军事管理往往是象征性的,军事管理逐渐弱化。

对于东北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奴儿干都司,起初还派遣内地官员进行治理,朱棣去世后,也就政亡人息,官员及军事人员均撤回,放任东北地区逐步走向独立。

对于西北地区的关西七卫,同样如此,仅仅保持一种朝贡关系,甚至吐鲁番部侵犯哈密卫,也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保护,丧失了对丝绸之路门户的控制权。

对于新收复的安南地区,本已设置了府、州、县的统治,却派遣腐败官员进行治理,最终致使此地区反复叛乱走向独立。

如是种种,使得大明朝廷的权威在边疆各族心目中逐渐丧失。到了明朝后期,各地除了农民起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叛乱不断,万历年间宁夏蒙古勃拜叛乱、播州杨应龙叛乱、云南外区缅甸宣慰司叛乱、建州努尔哈赤叛乱,无不在消耗着明朝的国力,并敲起了丧钟。

明朝的羁縻制度,为何后期逐渐失效,烽烟四起

第三、无有效手段应对辽东战争。

1636年,正值壮年的后金国主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称帝,昭示了其意图成为满、蒙、汉、朝鲜各族的天下共主,与明朝完全决裂。

皇太极从澳门葡萄牙商人处购置大量火炮,发展火器部队,在1636年征服朝鲜之战中,就大量使用远程大炮围攻汉城;在1639年至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调集的红夷火炮达上百门,强大的火力,加上满洲重甲骑兵、蒙古骑射兵、朝鲜火绳枪兵,逐渐在军事装备上超越了明朝。

而反观明朝,自身火炮实力不足的情况,因华夷之防,言官的弹劾(明末官场的弹劾是为反对而反对),拒绝了大量购买葡萄牙先进火器,反映大明朝廷在战略战术上的不思进取。

在民族结盟上,清朝能够拉拢蒙古黄金家族、乌斯藏宗教势力、汉人、朝鲜投降武装,形成一股利益共享的伐明力量。而明朝由于羁縻制度的松散管理,导致后期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内政外交的孤立无援,使明朝在应对辽东战争上,输多胜少,同时皇太极采取围点打援策略,逐步消耗明军有生力量,致使明朝内外腹背受敌,财政亏空、缺兵少将、逐步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明朝   辽东   东北地区   漠南   太极   蒙古   朝鲜   烽烟   叛乱   边疆   后期   制度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