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进入冬季,随着气候变得干燥,人们或多或少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大部分人出现口干症状时,通过喝水均可以得到缓解,但是也有部分人群,无论喝多少水,都无法缓解口干症状,问题究竟出现哪里?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口干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指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腔干燥的状态或感觉,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 46%,且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在大于65岁的老年人群中,口干症患者的比率可升至30% 40%。口干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学中“口干”为某一疾病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及女性,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放射性口干症等疾病。其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及使用人工唾液。但是许多人在检查后并无以上这些疾病,但仍然有口干症状,且经过治疗后仍然无法缓解。


口干症在中医病名中属“干燥症”范畴,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认为,只要大肠、脾、胃、心、肾经或脏腑出现病变,均会影响到口或相关的舌、唇、咽等器官。乐启生中医团队认为,口干是机体气血阴阳失调在口腔的表现,具体表现包括阳虚、阴虚、气虚、血瘀。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从阳虚论治口干症


从阳虚辨析口干,一方面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气不布津;另一方面脾阳虚衰,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水湿停聚,津不上承,出现口干。


我们知道,地上的水经过太阳的蒸腾气化作用变成气,化为云,当气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水,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在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就会重新降下来。在人体中的水液运行过程与自然界水循环很相似。


人体津液经脾运化转输到肺,再经肺的通调水道作用输注到膀胱,水在天上遇寒降落地上,就像人体中脾将水转输至肺后受肺金的凉降之气则下输膀胱。水从脾上达至肺靠的不仅仅是脾的运化功能,也还需要肾阳的蒸腾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临床上阳虚型口干常兼见痰多,苔白厚腻者,虽然口干,但不欲饮水,或者即使饮也喜饮热水。治宜:温阳化气、化饮利水法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从阴虚论治口干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阴不足,胃腐熟水谷功能受限,津液乏源,津少不足上承,故出现口干;乐启生中医团队认为,老年人随着年纪增加,肾气逐渐衰弱,而肝肾同源,肾虚自然也会影响到肝,而肝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因此阴虚口干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火灼津液而致。阴虚口干多见于老人群体,除口干之外还会出现腰膝酸痛、神疲乏力,便秘等症。治宜:滋阴清热法。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从气虚论治口干症


脾气亏虚导致津不上承是现代人口干症的基本病机,津液的输布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津液的来源有赖于人体摄入的饮食物及脾胃良好的代谢。若脾胃气虚,津液化生不足,致使涎液分泌量匮乏,发为口干舌燥。


《诸病源候论·虚劳口干燥候》曰“此由劳损血气,阴阳断隔,冷热不通,上焦生热,令口干燥也”可以看出口干症的发生与气虚关系密切,气虚则运化失职,口唇失去津液之濡养,故见口干。治宜:健脾益气法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从血瘀论治口干症


《血证论》亦曰“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随气上升”“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瘀去则不渴”,揭示了瘀血内停、气机受阻、水津不布是瘀血致口干的病机所在。


瘀血不仅是口干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病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伴随口干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全过程。治宜:活血化瘀法。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中医在治疗口干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临床上最关键的是需辨证合参,不局限于思维,不拘泥于常法,做到真正“辨证论治”,最终使病症康复。但是需要注意,临床有些患者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虚瘀兼有,多病位并见,此时若单一从上述病理因素论治,往往不达其效;当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调理三焦。


病例解析:


患者李老先生,68岁,2019年6月15日初诊。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口干舌燥,口中黏腻,以夜间为甚,多次于外院医院就诊排除糖尿病、甲亢、干燥综合征、肿瘤等疾病,经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就诊。


初诊见:夜间口干明显,伴口淡,时有头晕,咳嗽,咳较多白黏痰,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均为一派湿象,且湿重于热,证属痰湿内阻,气不化津。治以健脾行气,燥湿化痰。处方:陈皮、法半夏、茯苓、苍术、白术、黄连、天花粉、藿香、玄参、青果、全蝎、黄芩、贯叶金丝桃、甘草、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口干较前减轻,反见口疮,下肢胀痛,小便短赤,纳食欠佳,口淡乏味,夜寐不安,大便偏干,诊见舌偏红,苔厚腻偏黄,脉弦,考虑服药后湿浊渐化,里热始现,湿热交蒸,合而为病,故治以化湿清热,宣畅三焦。处方: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法半夏、厚朴、通草、滑石、黄连、天花粉、藿香、青果、酸枣仁、甘草,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患者下肢胀痛较前减轻,口干症状进一步缓解,守原方加桑叶1、芦根、佩兰。醒脾化湿,清热生津。后续以醒脾化湿、兼补脾气法治疗,口干症状已除。


冬季口干,喝水无法缓解,可能是身体这些地方虚了


口干虽然不会危害生命健康,但也会对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不过需要注意,许多疾病也会伴随着口干症状的发生,如糖尿病、甲亢等等,因此治疗口干时不可随意服用药物,需通过医生辨证论治,明确病因,对症下药,方能从根源改善口干症状。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口干   津液   甲亢   口干舌燥   脾胃   干燥   症状   患者   冬季   中医   身体   疾病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