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说‘上’厕所,‘下’厨房呢」?

最近孩子在学“习惯用语”,我说“厕所”要搭配“上”,“厨房”要搭配“下”。可是孩子问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就不能“下厕所”?“上厨房”呢?

朕昨夜读《金瓶梅》,忽然灵光乍现,悟出了上厕所、下厨房的真义。

如何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说‘上’厕所,‘下’厨房呢」?


“上”与“下”都是为了表达“去”的意思。因此我们也经常说:去厕所,去厨房。

之所以用“上”与厕所搭配,“下”与厨房搭配,是因为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好听好读,逐渐成为习惯用语。与古代房屋的方位、古代的礼法尊卑没有因果关系。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古人几乎不使用“上厕所”这个说法,而是用“如厕”。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司马迁《鸿门宴》

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有时候,古人也直接说“去厕所”。

行至陈留地方,偶然去坑厕出恭。——《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古人也把去厕所称作:登东、登坑、登厕。

那时王庆手下亲幸跟随的,都是假登东,诈撒溺,又散去了六七十人。——《水浒传》第109回

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登东,解脱了裹肚,失了银子,找寻不见。——《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古人有时候为了追求文雅,也用“更衣”来指去厕所。

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伤寒论·少阴病》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古人也把去厕所称作:解手。

叙了些寒温, 魏生起身去解手。——《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古代的厨房要设在正房的东侧,所以厨房也称作:东厨。

日苦短,乐有馀,乃置玉樽办东厨。——曹植《当来日大难》

萧寺百餘僧,东厨正扬烟。——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况归命稽首作诗》

东厨羊美聊堪饱,北面铃稀莫强愁。——陆游 《送张叔潜编修造朝》

因此,“下厨房”与“北上南下”没关系。

即使跟方位扯上关系,那也是“东入西出”,所以古人会把“去厨房”说成“入厨”。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代《新嫁娘词》。


总之,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与古代房屋的方位、古代的礼法尊卑没有因果关系。

只是因为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好听好读,逐渐成为习惯用语的。

众位爱卿,朕这番话说明白了吗?

如何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说‘上’厕所,‘下’厨房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厕所   厨房   礼法   尊卑   抑扬顿挫   如厕   因果关系   用语   古人   要说   古代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