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附Y-D图解)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骑马民族论

“大和民族是东北亚骑马民族建立的″这个观点,长时期内在日本颇有市场、影响很大,很多日本人都相信自己祖先是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更接近。所以,前几年召开世界匈奴人大会,也有日本代表前往参加。

这个理论认为,中国春秋时期燕国对东北古扶余人的挤压引发了南通古斯人-扶余人的大迁移,他们南下朝鲜半岛又渡海进入日本,成为日本弥生文化传播者。


一、分子人类学视角的日本人族源

现在,随着分子人类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日本人的祖源问题也更加清晰。实际上日本人主要由三大批或者说主要由来自三个方向的移民融合而成。

1、第一支是,大约二万多年前到达日本的,晚更新世旧石器渔采人群,父系单倍群属于D-M64.1。2、第二部分是距今1.15万年前-2300年前期间,从朝鲜半岛陆续南下进入日本的多批古代人群,父系单倍群主要是O1b2、O2、C、N等。3、第三部分移民,是距今六千-二千年期间,从大陆东南、台湾,驾着小舟顺着洋流,陆续迁入日本的东南族群、古越人等。父系单倍群主要是O2、O1(除O1b2)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二、详解来自三大方向的古代人群迁徙

1,两万多年前的第一批移民父系D-M64.1人群

目前虽缺乏这支人群明确迁徙路线的更多证据。但是当代日本男性中,客观存在着约30%父系类型属于D-M64.1的男性,Y-D单倍群谱系树上这支的共祖年代约为距今21000年,这些是客观存在,说明二三万年前从中国南方某地有一支古人群迁徙,最终到达日本。从下面Y单倍群D的当代分布图看,也可以得出大概判断。(Y-D简介附在文章结尾)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如上两幅图,日本这支D-M64.1的四万五千年前远房"兄弟"的后代,现在在印度。另一支四万五千年前"兄弟支"的后代,现在分布于青藏地区。而日本的D-M64.1人群,不知经过怎样的迁徙路径,总之在约21000多年前已到达日本,生根发芽,并且发展的很兴旺,今天日本男性中约30%是他的后代。


注:按日本考古界的界定,绳文时代始于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300年结束,此后日本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绳纹时期使用绳纹陶,生产方式主要为渔猎采集。绳纹时代日本金属器还未出现。早期工具多为石斧、石镞等打制类石器。至绳纹中期磨制石器开始增多。绳纹晚期流行磨制的“定角石斧”。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2,第二个方向的移民:从朝鲜半岛、陆续南下迁入日本的人群。父系单倍群主要是O1b2、O2、C、N等

弥生时代,按日本考古的界定,指距今2200年到1800年的文化阶段。东京向冈弥生町曾出土过质地比绳文陶好很多、造型简朴的薄胎陶器,所以,以出土地点命名为“弥生陶”。弥生时代开始使用这种陶器和金属器具。

春秋时期,融合有半岛人群、红山文化人群、山东东夷文明等成份的半岛族群,陆续进入日本,尤其约2300年前的一次迁徙具有决定意义。让日本从新石器时代直接进入到铁器时代。由于此时是青铜器、铁器混合传入,无法称它为青铜器时代或铁器时代,日本考古学界笼统称之为“金属器时代”

考古物证:

这一时期的考古物证比较多。比如遍及我国东北、朝鲜半岛及日本的石棚遗址。(石头`石片搭成的棚子,又称“石桌坟”、“支石墓”)。在我国辽东半岛的山丘、台地,经常可以看到上面有大盖石,盖石下有壁石的石棚状遗迹。石棚的出现约在中国的新石器末期至青铜器时代,分布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而石棚在日本弥生时代的九州等地也有分布。《三国志·魏志》记载:“时襄平(今辽阳)延里社生大石长一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足”。辽东半岛各地十多处石棚,都出土有人骨和随葬品。吉林通化、山东淄川等地的石棚,也发现有随葬品。朝鲜阳德郡发掘的8 座石棚,也多有人骨和随葬品。

山东、东北、朝鲜、日本发现的石棚遗址,可以证明了人群流动路线。

弥生人未到日本之前,日本还没有青铜、铁器,也不会种植水稻,生产生活主要靠捕捞、采集与狩猎来维持。

3,来自东南地区、台湾等地的多批海上移民

A,据日本《现代用语基础知识》记载:日本考古界于1975年在日本福井县二方町鸟浜鲥川的干涸河床上,发掘绳文文化前期至中期的贝冢遗址时,发现了精巧的木制磨制石斧柄、红漆木梳,红漆木容器、独木舟、桨等绳文前期的木制遗物,还发现了橡子、葫芦的外壳及种子和绿豆等物。(绿豆原产印度,经东南亚传播到中国,于6000 多年前传到日本)。鸟浜贝冢是6000 多年前的绳文文化遗址,说明当时已有越人东迁进入日本。这些人是凭着高超的航海技术,利用流经台湾、琉球直达日本的黑潮,凭简陋的独木舟和原始桨远航的。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 多年前的文物告诉我们,当时越人已能驾驶独木舟航海,并已掌握了木器制作和制漆技术。鸟浜贝冢及其遗物,很可能是6000 多年前从中国东南部东渡日本的越人留下来的。

据《梁书·东夷·倭》记载:倭人自称为“吴太伯后”。此处未必说倭人真的就是吴太伯后裔,应是泛指大陆吴越地区的人民。从风俗上看,他们都善于航海,断发文身是其特征之一。《三国志·魏书·东夷》有记载:“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水,沉没捕鱼蛤,文身亦厌大鱼、水禽 稍后以为饰″说明倭人也是好水,纹身。

B、据施联朱等著的《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记载:高山族尤喜大耳,他们以线穿耳,用贝壳.螺螄和竹圈塞于耳孔:《裨海纪游》也记录了,高山族男子竞尚大耳。于成童时,向耳垂间各穿一孔,用僚竹贯之。日以加大,有大如盘至肩撞胸者。

日本《风俗辞典》记载:绳文人的耳饰有白形耳饰、玦状耳饰和棒状耳饰。白形耳饰是一短小而呈鼓状陶饰物,能塞进耳垂孔中,用以扩大耳垂孔,使之下垂。从上述风俗可见,大陆东南沿海的古代族群对6000-2500年期间的日本有明显的影响。

C、相似的贝冢(又称“贝丘”)文化

台湾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圆山贝冢遗址。《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记载:澎湖火山群岛中有许多考古时代的贝冢,其中有出绳纹陶的旧期贝冢与出土了磁器(除釉)铁器与古钱的新期贝冢。

在其他考古发掘中,也经常发现“蛤蜊层”或堆积中“包含着蚌壳、兽骨,鹿和人的骨骼”,如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和溪头遗址的墓穴填土中,含有大量的蛤蜊壳或利用蛤蜊壳坑作穴,填以蛤蜊壳夹少量灰褐土。广东南海灶岗贝丘和广西南宁贝丘以及柳州龙潭鲤鱼嘴等处的贝丘遗址墓葬,几乎都在贝丘的贝壳层中,广西左右江流域同样发现了许多以采蚝、捕鱼为主,同时兼营狩猎和农业的贝丘遗迹。

以上说明,贝冢(贝丘)并非日本独有,我国南方沿海各省也古已有之。只是由于不断遭到人类开发、破坏、被铲平或淹没,多数已被涤荡殆尽,不过其内涵物却依然如故,贝壳内同样混有兽骨,鹿骨和人骨以及新石器时代文物等,这些都证明中日两国的贝冢(贝丘)或贝层,很可能是同一族群及文化人群交流造成的。


综论,日本民族的族源由1,两万多年前到达日本的第一批移民,父系单倍群D-M64.1人群;2,来自朝鲜半岛的、距今1.1万-2200年期间,陆续迁入日本的多批人群,他们的父系单倍群为O1b2、O2、C、N等。3,6000-2000时段,由东南、台湾方向迁入的族群,父系单倍群为O2,O1(不含O1b2)。

来自以上3大地区、不同时段的多批族群融合形成了日本民族,尤其以二千二三百年前的一次族群迁移对日本影响最大,让日本直接从石器时代迈入金属器时代。

。。。

附:Y-D概述:

D单倍群是一个年龄约4.7万年的大类,与C、F的年龄相当,内部结构复杂跨度很大。很多支已经分离四万多年了,所以不能将D对应到某个人种、肤色。

D1a*:与D1a1、D1a2的祖先分开近4.5万年,主要有安达曼人。

D1a1a1-N1: 多集中于青藏地区。在卫藏中较集中。D-N1可能在古氐羌人中占一定比重。从统计数据看,D1a1a1的几个分支在西北和川渝相对集中,推测其扩散中心是黄河上游。D1a1a1a1-PH4979(距今10200年)是新石器早期扩张的蔟,在北纬29度以南稀少。D1a1a1a2-Z31591分布于西北和西南,推测是历史时期融入到汉族的。

D1a1a2-F1070:包括D1a1a2a1-Z40598、D1a1a2a2 Z41068两支。D1a1a2与D1a1a1已分离开3.5万年。

D1a2:集中于青藏高原,在康巴藏族中相对富集(有些地区达60%以上),在汉族中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古代氐羌、党项人中可能有较大占比。该支系实际以下游的D-M533占绝大多数。

D1b:在日本的阿伊努人、琉球人中相对集中,代表了绳纹时代日本土著的主要成分。在日本和族中约比30%多。在中国极少(几乎为零)。

D2: 在菲律宾尼格利陀人中相对集中。

Y-D结构及分化共祖年代如下图

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9-15

标签:辽东半岛   日本   朝鲜半岛   父系   耳饰   台湾   族群   遗址   人群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