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今天看到一则视频,内容大致是一名女童在打针时,由于害怕而哭闹不止,孩子父亲哄来哄去,反复劝说,却始终无法令孩子勇敢起来,配合打针。持续1小时有余,最后出现了父亲情绪失控,在孩子屁股上踢了2脚,随即将孩子摔飞的画面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这一幕,引发了大家的批评,甚至是谩骂。

更有人将之称之为家暴,虐童。甚至想象、编造出了这位父亲在家时对女孩是如何凶狠、严厉。

作为一名6岁孩子的父亲,我觉得大家的批评是对的,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些谩骂,以及恶毒的诅咒,说他是家暴、虐童,我觉得这些评论有些过分,有些片面。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这名父亲的行为确实不对,有些过激。

但站在他的角度上,相信许多身为父母的朋友们,应该能够理解他,包容他。

请停止对这位父亲的谩骂和攻击,这不是家暴和虐童。

打针,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绝对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打针的恐惧才会逐渐缓解。

但也有些人即使成年后,依然对打针这件事会略感害怕。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我想试着站在这位父亲的角度,来为大家说明一下。

1. 打针重要性

作为父亲,他知道孩子要这一针的重要性。因此,他可能是请假来陪孩子打针的。

如果这个时候不能让孩子打针,那或许还要再请假才行。

但孩子不知道这些,孩子只知道我不想打针,打针很可怕。

他们不知道打针的重要性,他们或许觉得只要我哭闹,有可能就不用打了。

因为之前他们不想做的某些事情,哭闹发挥过作用,他们得以逃避。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2. 劝说和解释

在近一个小时的哄孩子的过程中,我相信这名父亲开始时一定是很有耐心,语言温和地给孩子不断地解释和鼓励。

只是不论父亲如何劝说,孩子始终无法接受,无法勇敢起来。

这位父亲那个时刻一定是十分无助的,无奈的。

任何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后,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

有朋友说孩子哭闹,一定是这位父亲平时陪伴过少,抑或者是孩子父亲平时就对孩子很凶,孩子不喜欢他。

其实相反,孩子们更容易在自己熟悉、喜欢的人面前用哭闹的方式来进行“讨价还价”。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一位有经验的朋友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知道小孩子在谁跟前最淘气吗?就是跟他最亲近的人,谁和孩子亲孩子就闹谁。

你们谁见过在幼儿园里这么哭闹的孩子?在学校里这么任性的孩子?还不都是仗着宠爱无法无天!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3. 其他办法

有人说孩子一时半刻接受不了,可以把孩子带回家,等孩子心情平复之后,再跟孩子好好说。

或者是承诺给孩子一些奖励,来给孩子鼓起一些打针的勇气等等。

方法当然有很多,这位父亲的行为也的确是不正确的,不提倡的。

但出现这么极端的处理方法,孩子对于打针的恐惧,应该不单单是这一次。

我觉得以前一定也出现过孩子哭闹、不配合打针的情况,这位父亲一定也是知道情况的。

再有就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勇敢的,轻松地打针,而自己孩子却哭闹不止。

肯定会感到无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该说的该做的都做了,孩子就是不敢面对打针。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孩子害怕打针,正确看待就好

每个孩子都孩子打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很快可以接受,适应,但有些孩子却难以改变呢

我觉得这跟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引导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不要认为害怕打针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要让孩子也有这种感觉。

反而要让孩子明白,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会害怕打针,包括一些大人。

这并不会增加孩子对于打针的恐惧,相反,会让孩子觉得原来大家都一样,并不是只有我害怕打针。

这样反而会给孩子一些心理平衡和安慰,给孩子一些信心。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其次,孩子面对打针,会哭,会抗拒是正常的。

我们成年人有时候面对困难,尚且需要做一些心理准备,给自己一些鼓励。

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哭、抗拒的时候,其实是孩子内心在做斗争。

父母只要告诉孩子打针是必须,让孩子知道无论怎么哭闹都是无法逃避的就好。

然后给孩子一些安慰、鼓励、或者是一些小奖励。

孩子打完针1-2分钟之后,跟孩子聊一下,告诉孩子其实打针并不是很疼,即使疼,也是非常短暂的。

亲身经历

我家孩子6岁半,对于打针也是有恐惧的。

上两周,孩子发烧咳嗽一直不好。决定下班带他去看急诊。

到医院,挂号,诊断,拍片,医生说需要住院输液治疗,但住院没有床位,只能暂时在急诊输液治疗。

当孩子知道要输液时,一下子变得低沉了。

出了诊室,在等待输液的过程中,孩子坐在腿上,抱着我,开始滴眼泪。

我知道他是害怕了,轻轻地拍着他,也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护士叫号了,孩子跟我说:爸爸,我需要做5分钟的心理准备。

示意护士先给别人输液后。抱着孩子,轻声地说,没事,你忘了小时候打针,你还说像小蚂蚁咬了一口吗,一点都不疼。

就这样跟孩子说着话,2分钟左右,孩子擦了把眼泪,爸爸,我准备好了。

带孩子来到就诊台,没想到还要做皮试。孩子之前做过皮试,特别疼,我以为孩子会害怕。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没想到孩子没有退缩,就把袖子捋起来了。

过程中孩子没有一丝逃避,皮试的10多分钟,孩子也一直忍着疼。

输液时,护士问要不要套管针,我问了一下孩子,孩子说不用,我不怕打针。

皮试后,孩子勇敢地扎针、输液。

连续6天的输液,孩子没有表现出一丝害怕和后退。

我这不是在炫耀,曾经孩子也曾因为害怕打针,劝说好久都没用,只能大人硬按着让护士打针。

我想表达的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也都需要成长。

家长的引导方式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接受方式而不同。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了解,用什么方式,何种语气,那种逻辑,是家长们去发现的。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每个孩子接受事物的思维和逻辑,建议家长们平时多仔细观察一下。

没经历过的,没有当过父母的朋友们,请不要妄下结论,还请嘴下留情。

不要因为这么一个事情,给予他人无谓的、恶毒的、超越事件本身的猜测或评价。

这件事情已经对这位父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请停止谩骂和攻击:女童打针哭闹被父亲摔飞,绝对不是家暴和虐童

其实,这位父亲冷静下来以后,不用大家批评,他自己也会自责,为自己的冲动行为感到后悔。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多理解,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设身处地地想一下。

和谐社会,文明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父亲   忍耐力   女童   重要性   护士   恐惧   害怕   事情   父母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