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公元1556年12月12日,在中国广袤的秦晋大地上,一派肃杀的景象。

时令已经到了冬至前后,天寒地冻。

夜幕降临,由于天冷,人们睡得早,临近午夜,大多进入了梦想,窑洞里偶尔传来几声婴儿的啼哭。

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陕北窑洞

一场极端的大灾难正悄悄的来临。

坐标:北纬34.5度,东经109.7度,陕西华县境内。

华县因处于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它距古都西安85公里,距华山30公里,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40多公里。

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少华山

过黄河,入潼关,右拐弯即是华县方向。

华县的历史悠久,周朝时期,这里曾经是郑国的国都。

华县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出文臣武将的地方。

晚唐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就出生在这里。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留名史册,在晚唐的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宋著名政治家寇准也是华县人,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力主抗辽,建树颇多,是一位难得的治世文臣。

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文武具齐

时间还是拉回到明嘉靖三十四年那个可怕的夜晚。

《华州志》记载,当日下午四点钟左右,华州的天空变得莫名的昏暗起来,地面也出现了短暂的晃动,不少人感觉就像乘坐在海面的大船上,出现了头晕的情况,由于时间很短,人们并未在意。

深夜子时,万籁俱寂,天昏惨,夜半月无光。

突然,华县沉默的大地吼叫起来,如万雷齐鸣,似死神驾魔兽降临。

一瞬间,天崩地裂,山川改貌,江河逆流,五岳震动,万物改观。

场景一:天崩。

1.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

2.地震持续,临黑时,天上下起了流星雨,陨石纷纷坠地。

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场景二:地裂。

地面裂开了大口子,水出火出,怪不可状。

有的人坠于裂缝中,又挣扎着爬出来。

有些人还没来得及从地缝中爬出,大地又重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

场景三:堤塌。

黄河南岸的河堤尽数崩塌。

黄土滑坡或者崩塌,堵住了黄河,形成堰塞湖,湖水上涨,河水逆流。

场景四:伤亡惨重。

由于地震发生在隆冬的深夜,震区人口稠密,因此损失特别严重。据《明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83万,这一损失居世界震害之首。

场景五:次生灾害。

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接踵而来。

当时四处起火,数日未灭;灾民露宿街头,抢掠不断。

天崩地裂:陕西华县之1556

天崩地裂

这次大地震,陕西、山西、河南三省97州遭受大破坏,余震经过了五年才渐渐消失。

解放以后,经地震工作者研究,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就在华县县城一带,震级定为8.25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华县   天崩地裂   陕西   潼关   华山   晚唐   黄河   窑洞   逆流   场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