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

不要试图在别人的嘴里得到能让自己前进的东西。

他们能告诉你的,只是他们世界的全部。

导读:为什么你越出色,看不惯你的人越多?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你越出色,看不惯你的人越多,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不必将其放在心上,更不要因此烦恼,而应当加强自我修炼,变得越来越优秀,让看不惯自己的人越来越少才是真本事。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优秀的人要学会接受非议的现实

成长是一条孤独的路,孤独是一种心境,重要的并不是离群索居,而是有独立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越是优秀出色的人往往要成承受越难听的非议,也就是“越红越黑”。

钟南山院士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发达的互联网也让他被更多人熟知、传颂和赞扬,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专家,也会被不安好心的人怀疑他给药商做商业代言。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嫉妒,因为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别人,所以总会被质疑、被猜测,但还好许许多多像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人愿意顶着质疑声继续做优秀的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优秀“作证”。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人性本身就是不可理喻的,假定我们把人性最黑暗的一面翻过来看,你的同事被领导提拔了而你没有,你内心最真实情绪一定是如果他不那么优秀就好了,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

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下意识地想为那个并不那么优秀的自己找一个解释的理由。

事实上,生活中的你我也常常陷入其中: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的生活充满乐趣味,可能会有人在心里嘀咕“有什么可嘚瑟的”;在职场上看到别人的业绩遥遥领先,可能又会有人在背地里议论“肯定是他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换来的”。

以上种种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其实大可不必在意,优秀势必会引来嫉妒和猜忌,别人的诋毁恰好说明了我们本身的优秀,何必让自己陷入无谓的困扰呢?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质疑的声音会帮助我们出类拔萃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而质疑也是人类基本的情绪之一,因此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现象,而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就是能接受任何人、任何一种批评。

任正非曾经有一段经典发言:“不要怕批评,要感谢骂我们的人,不拿华为的工资和奖金还骂我们,是在帮助我们进步。”

华为也在用事实说明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讯息。

骄傲使人落后,批评使人进步,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领导,如果没有自我批评的勇气,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自我批评的文化,就不能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

任正非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自我批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做个踏踏实实的人。

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猜忌者和嘲笑者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经受了嘲笑与批评,却仍能够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他们不会被任何批评所打倒,只会比过去更努力直到别人无话可说。

在如今大数据的时代,网络算法可以为我们专向推送自己喜欢的东西,虚伪和奉承也可以让旁人专向产出听上去顺耳的内容,最近盛行的夸夸群更可以让陌生人不顾现实地夸奖我们。

闷头活在糖衣胶囊里的确让生活更加简单顺心,但也正是有这样高浓度甜蜜的存在,我们很难有进步成长的空间。

所以在生活中面对质疑时,我们应该正视而不是消极或愤怒面对,要么采取最简单直白的方法——不理睬,要么就把事实摆到他们面前,用实力说话。

把他人的质疑和嘲讽当成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以此对自己能力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将质疑声转化会进步的动力,将自己打磨得更加出色。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让别人由看不惯变为敬佩羡慕

之所以有黑优秀者的心理存在,其实就是人性中的“得不到的就贬低”,以此来变相抬高自己,并求得心理安慰的本性。

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总是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努力着,在漫长且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默默耕耘着。

你也许无法理解,那个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为什么会激动得泪流满面,但你不知道这是他许许多多个日夜挑灯奋斗的成果;

你也许会疑惑,为什么跟你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人能拥有年底评优的资格,但你不知道的是他们在你看不见的黑夜里熬更守夜地工作。

越是出色的人,越招人讨厌

这些人都深谙这个道理:只有当自己具备了足够实力的时候,才能将大放异彩的机会牢牢抓住。

想要改变别人永远是愚蠢的想法,真正的聪明人先改变自己。

一个优秀的人往往需要接受比常人更多的非议和质疑,但任何事情都要分一为二地看,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尤其是那些对我们自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话语,更不必理会。

既然我们依然立志要成为优秀的人,就要坚持一贯的初心和努力,始终保持自己心中的原则和分寸,真正做出一些事业和成绩,才能让那些非议的声音慢慢变成赞赏和夸奖的声音。

文/老夏分析师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越出   专向   华为   自我批评   非议   讨厌   出色   人性   道理   情绪   批评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