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神舟十三号的四川水稻种子为啥是“偏科生”?

来源:成都商报

搭乘神舟十三号的四川水稻种子为啥是“偏科生”?

搭乘神舟十三号的四川水稻种子为啥是“偏科生”?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作为空间站任务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号再次搭乘3名航天员进驻太空。与此同时进入太空的还有一包来自四川省农科院的水稻种子。

“这包种子不在飞船舱内,在飞船外层的一个储存空间里。”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生物技术育种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王平介绍说,这是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种子第7次搭载宇宙飞船或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育种。之前太空育种获得了一个“红孩儿”——一种颖壳呈红褐色的水稻新材料,而水稻种子一般都是淡黄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种子并不是各项指标很均衡的品种,反而是有点缺陷的“偏科生”。其所在位置,也是在飞船船舱外一个专门的储存空间,可以说是买了张“舱外票”。

为啥买“舱外票”?

希望尽可能暴露在宇宙中,接受射线照射

这次进入太空的水稻种子是“川恢970”,具有穗大、抗病、高配合力等特点,共有100克,3000多粒。它们的“着装”很朴素,是一个白色的布袋子。“首先是要轻,同时穿透性要好,随意最简单的布袋子反而最好。”王平解释说。

同时为了更好地接受宇宙射线的“洗礼”,这批水稻种子专门买的“舱外票”。“装种子的袋子不在航天员所在飞船内部,在飞船舱外一个专门的存储空间里。”王平表示,相比严密保护的航天员,送种子进太空,则是希望种子能够尽可能多地暴露在宇宙环境中,接受各种宇宙射线的照射。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航天育种的目标。

王平表示,像大家熟知的水稻杂交育种,以及实验室中的化学诱变等,本质和航天育种都是一样的,通过基因重组、变异得到新的育种材料。太空中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正是可能引发种子发生基因变异的诱因。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参加航天育种的机会更多。自2002年以来,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先后7次搭载宇宙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育种,培育出了20多个水稻新品种。

为啥有缺陷的入选?

希望航天诱变让其品质更好

进入太空的水稻种子是如何脱颖而出的?“有缺陷的反而会入选。”王平介绍说,相比各项指标很均衡的品种,有一两个明显缺陷的“偏科生”更受青睐。这些品种其他的指标很优秀,一旦解决了缺陷,就会变得特别好。总的来说还是优中选优,希望更好。这次希望通过航天诱变,能够让“川恢970”的米质更好,增加水稻分蘖数,让穗子更多,产量更高。

这次是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种子第7次上天,之前曾收获一个水稻种子界的“红孩儿”——不育系花香7A。王平介绍说,当时那个材料经过航天育种,得到了“全身呈红褐色”的花香7A。因为这个特性,在后期的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可以通过颜色简单准确地跟其他杂株区别开来,大大提高种子的纯度。

对于种子上天的未来,王平充满期待。“目前是‘天对地’,未来有望实现‘天对天’。”王平解释说,“天对地”是指天上诱变之后拿回地上种植,“天对天”天上诱变天上种植,同时还能解决航天员的口粮问题。天上种植会用培养基质代替土壤,同时太空中需要保证无菌环境,所以想要实现太空种植绝非易事,但国内已经有相关单位在研究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神舟   偏科   水稻   宇宙射线   种子   航天员   农科院   飞船   航天   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