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经保洞察 原创

作者 悦哥 编辑 海鸥

2021年10月22日,银保监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规定:2022年1月1日开始,只有备案为“互联网专属”的保险产品才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严苛的准入条件,为大型险企开了一扇门,却冲击着中小险企生存空间,更为中小险企保险代理人转型提出挑战,他们将要何去何从?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通知》一下,立刻引发了保险行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近两年保险代理人转型十分艰难的情况下。

监管机构从严管理,针对互联网保险产品乱象大力度清查,于投保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毕竟,更安全的互联网营销,才有可能获得更可靠的服务,从而更加信任保险公司,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对于很多中小险企来说,这无疑是在转型之路上再添冰刀雪剑。毕竟,转型难,突破创新亦难。中小险企没有大企业的品牌效应,也没有大企业高质量、大数量的保险代理人“人海战术”。

曾经寄希望于直播+短视频、互联网营销的东风,拓展新空间,争取新客户,获得良好收益。但一纸文件,大多数线上产品将要下架,中小险企未来之路更加崎岖,他们旗下的代理人转型也更加艰难。

1、初阶要求很难,进阶要求更难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保险行业的冲击一直是有目共睹的。互联网重要的特点是不受地域限制,当更多的险企将主要业务在网上开展,无论是自主平台还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地域将不是限制条件,而流量成为制胜的王牌。

因此,对于众多险企最大的利好是可以打破空间限制,针对高质量人群、客户,开发全新产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以实力,或者独特性在市场上争取优质客户。

然而,无序竞争也带来了众多隐患,例如让骗保者有机可乘。而且一些中小险企,只顾眼前利益,对产品风控不严,尽管卖得红红火火,理赔之时却偃旗息鼓,甚至客户找不到负责人,这为保险市场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监管部门不得不提高互联网保险的准入门槛。其中,初级门槛就已经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以下为《通知》上互联网保险的准入条件: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而进阶条件更加让中小险企望洋兴叹: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中国目前市场内上千家险企,符合第一条的目前仅有七八十家;如果还要符合进阶条件才能在网上获得良好的资源,那么只剩下20家。因此,行内人预测“高性价比”、“高风险”的网红保险将会大批下架。

这一举动让那些以灵活、创新、注重线上效益的中小险企受到极大冲击。不久之后,将会呈现“大型保险公司将走上网络,中小型保险公司将回归线下”。这与互联网营销本质将会有一定的冲突,也堵死了一部分中小险企代理人互联网传播之路。那么路越来越窄,如何才能够完成转型升级?

2、凛冬将至,抱团取暖

受制于监管指标的限制,未来上线的互联网人身险业务,重疾险、增额终身寿险、储蓄型年金险,大型保险公司身影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中小险企则越来越少。那么大型保险公司能够在政策倾斜下,迅速占据互联网吗?未必。

因为传统保险公司的转型阵痛在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他们线下优势仍然大于线上,未必会将现有保险代理人全面转到线上。而且《通知》明文规定:“保险公司应保障每日无间断在线服务,消费者咨询或服务请求接通率不低于95%……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人员不得主动营销,其薪资不得与互联网壬申保险业务销售考核指标挂钩。”

这两条规定,让符合条件的大型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服务的盲点。如何解决这一盲点,他们需要保险中介公司的协助。而中国的保险中介即保险经纪公司目前还在成长阶段,因此,曾经在互联网中游刃有余的中小险企,很可能会联合保险中介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延伸服务,以弥补其不足。

因此,凛冬将至,中小型险企的保险代理人并非无路可走,也不是只能与大企业中线下高手在市场中一较高下,而是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己之长补彼之短,抱团取暖。在《通知》消除地域隔阂和地域差之后,按照《通知》的导向顺势而为,寻找一条新路。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3、转型独代,打铁仍需自身硬

《通知》的出台考验的不是险企对线上产品的创新能力,而是更注重产品的风控与服务。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产品风控是险企精算师的工作,而服务是每一位保险代理人的工作。因此,无论怎样转型,无论面对怎样新的客群。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服务仍是衡量业务的核心标准。

特别是规定之中,对线上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咨询接通率不得低于 95%:保险公司要提供无间断在线服务,打电话或者在线咨询客服,不能经常接不通或没人回应。

核保确认时间不超过 1 天:收到全部投保资料后,保险公司在 1 天内要通知投保人。

理赔时效不超过 30 天:申请人报案后,要准备哪些材料,公司 1 天内要给予指导;材料不齐的,2 天内通知申请人补齐;赔不赔?赔多少?6 天内要给结论,最长不超过 30 天。

退保时效不超过 3 天:投保人在网上申请退保后,1 天内要给出核定结果,最长不超过 3 天。”

在服务环节之中,《通知》不但提到了质量,更提到了互联网服务速度。

在服务速度上,独立保险代理人具有较强的优势:第一,对所代理产品有着深度的了解与理解;第二,深度服务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状况,是客户专业的“保险管家”。

某中介机构合伙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这个《通知》下来未必是坏事,我会考虑做独立代理人。其实对于中小型险企的保险代理人来说,转型独立带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我这两年扎根独立代理人,我能够拿到的东西和个人提升发展可能比过去5~10年还要多。大险企的人不愿意做独代是因为他们环境好,团队强。这点中小险企不具备,所以没必要跟大险企的代理人比。做独代不但拥有更多自主权,还可以与大险企合作,利用他们互联网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转型独代虽然收入多了,自主权大了;但是相应承担得更多了,风险也会更高。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

因此,在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的环境下,代理人的专业学习、研究探索、服务创新,一样也不能少。归根结底一句话:“打铁仍需自身硬”!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The End

互联网保险新规从紧,中小险企代理人何去何从?

欢迎联系:Insurance_insight@163.com

点击链接 回顾往期精彩

特斯拉布局保险,智能车险将重洗车险格局?

独立专属代理人是保险代理人转型的优质出路吗?

900万保险代理人转型“生死战”

平安改革3.0进行时,新型寿险经营模式泛起黎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代理人   在线   进阶   何去何从   保险公司   地域   独立   优势   客户   通知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