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是重庆著名的革命遗迹,每年到此参观学习的人多不胜数。就这么一个现代热门革命景区,谁又知道在那个动荡年代这里出现了多少惨案,更是被世人称之为“活棺材”。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白公馆革命遗址

白公馆原本是四川军阀的一所郊区别墅,1939年,国民党反动派军统头子戴笠看中此地,将这里买下。其目的不是说为了享受,而是将这里改造成为了一个关押“案情严重”犯人的监狱。在那段悲惨的时光里,有许多革命先烈都被关押在这里,受到压迫、审讯。

1947年,这所监狱迎来一名特殊的客人,军统总务处处长,与周养浩,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的沈醉。沈醉此人在军统局以年纪小但资格老而著称,深得戴笠看重。

沈醉此次前来,是接到上级长官的任务来此视察。白公馆作为关押“要犯”的重地,沈醉对这次的视察也显得尤为重视。

进门不久,他就发现有一名犯人非常不对劲,此人年龄在40岁上下,穿着白公馆犯人的衣服,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有些疯癫,一直在院中围着大树转圈,而白公馆的看守人员却习以为常,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还时不时逗弄他。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有些反常的一幕,让沈醉有些上心,有心查看一番,便走到此人跟前,与他双眼对视。就这么一对视,他就发现事情不简单,作为一个长期接触审讯共产党工作的特务,他从未见过眼神如此清明锐利的疯子。

所以,他认为此人必定有问题,很有可能是在装疯,当即命令看守将他关押到单独牢房,严看死守。

这位被关押起来的“疯子”叫韩子栋,而他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的“红色特务”,此时的韩子栋虽然因为沈醉的一番话被严加看管,但他在将来还是从白公馆越狱成功,并躲过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最终逃回解放区。

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是如何在如此恐怖的白公馆逃出。逃出后韩子栋又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呢?今天,本文就带大家一起回顾那段让人难以忘记的历史。

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1909年,韩子栋出生在山东的一个落魄的乡绅之家,1926年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在此期间韩子栋加入国民党,在山东从事工运工作,同年11月因为组织工人罢工,被扣上图谋暴动的罪名,并准备将他抓捕,得到消息的韩子栋第一时间跑回老家躲藏起来。

1930年,是韩子栋改变一生的转折点,22岁的他从老家来到北京上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地下共产党周怡、武先生。受过良好教育的韩子栋,很快就接受并理解共产主义思想。在接触韩子栋的这段时间内,周怡发现这个小伙不仅思想进步,而且为人机敏,非常适合从事地下工作。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韩子栋

从此,韩子栋打工的春秋书店就成为了我党的一个联络点,而他也成为了一名我党的地下交通员。当然,对韩子栋来说,地下交通员这个身份仅仅只是他特工生涯的开端。

不久,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他接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潜伏任务,那就是:打入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组织“蓝衣社”。

“蓝衣社”全称中华复兴社,是国民党在1932年成立的一个内部组织,蒋介石亲任社长,后期存在目的是为了加强蒋介石对嫡系军队的管理。

因此,这个组织里面情况非常复杂,此次潜伏任务不仅重要而且异常凶险。在此期间,韩子栋为我党截获了许多重要情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色特工”。

1934 年,韩子栋母亲病重,因此他回到了山东老家。回家前周怡与他定好了回北平找组织接头的暗号。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当10月韩子栋回到北平找组织接头时,他却不知道,此时的北平地下党已经因为叛徒的出卖而暴露了,所以,此行注定他是自投罗网,不久后他就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关押起来。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国民党特务

入狱后,国民党想要通过韩子栋了解我党内部的一些信息,可是面对国民党的各种酷刑,韩子栋并没有失守,未吐露半字。

最终,对他无可奈何的国民党以政治犯的罪名判他终身监禁。此后,韩子栋关押之地不断辗转,从北平到南京、武汉等,最终到了令人闻之变色的白公馆。

装疯卖傻,创造越狱条件

在监狱中,为了对抗长期的审讯和酷刑,韩子栋一直以来都是装疯卖傻,整日蓬头垢面疯疯癫癫。

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想要手无寸铁在严加看守的监狱中逃出都是非常困难的,并不会像一些越狱电视中显得那么轻松,更别说是那时候鼎鼎大名的“活棺材”白公馆了。

白公馆和普通的监狱不同,这里背靠大山,地势险峻,外面高墙耸立,到处都是电网,还有重兵把守,按看守的说法,就是“插上翅膀也别想出去”。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白公馆监狱旧址

1932年至1934年这两年的潜伏生涯,让韩子栋非常了解国民党的内部构成和他们的办事方式、心理状态,这为他之后的越狱和逃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被抓的韩子栋被关入国民党宪兵三团驻地,团长是蒋介石的侄孙蒋孝先,此人非常残忍,在这里,韩子栋受到了非人的审讯拷打,但是他却从未开口,只是说“你们抓错人了!”直到半年后,对他无可奈何的国民党给他判了刑:终身监禁。

被辗转关押12年的韩子栋,最终与70名犯人一同被押到了重庆白公馆这座“大棺材”里。这70多名犯人中就有四川地下党领导车耀先和罗世文等人。

被关押到白公馆的第一天起,韩子栋就和各位同志在监狱里成立了党支部,并在车耀先等人的领导下,谋划了一条又一条集体越狱计策,只不过因为条件等原因,最终都没有实施。

随着领导人车耀先、罗世文先后被害,集体越狱这件事显然陷入了困境。所以,在之后的讨论中,党支部同志们提出,集体越狱不行,那就单人,能跑一个是一个。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车耀先

这个时候的韩子栋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越狱计划,根据他对国民党的了解,他想到了用装疯来创造越狱条件。但是,想要装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显然也不简单,为此,韩子栋不断练习,并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平日里,他行为怪异,全身邋里邋遢,眼神呆滞,轻易不说话开口也是疯言疯语,让人感觉他这个人不正常,渐渐的看守们习惯了他这个转变,慢慢认为他是受不了打击疯了。

装疯仅仅是韩子栋越狱创造越狱条件的前提,之后,还有很多因素需要一步一步完善。为了保证有充足的体力用来逃跑,他每天都在牢房里不断走路,看守的人看到他这种怪异行为,更加确认他是疯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守渐渐的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也就有了开头沈醉在院子中看到他跑来跑去的场景。

那么,此时的沈醉已经发现了韩子栋的“疯”不对劲,还让看守将他单独关押,为什么他还能逃出来呢?

那是因为看守和韩子栋长期的触,心里一直认为他真的疯了。而沈醉第一次见他就判断他有问题,被看守认为是他有点大题小做,太过紧张。毕竟,自从1939年白公馆被设立为监狱之后,从来没有人能从这里成功越狱。

所以,沈醉走后不久,看守们又恢复了对韩子栋的管理方式。毕竟一个任劳任怨的傻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劳动力,很多脏活累活看守都是让他去做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韩子栋是山东人,看守料定他对于白公馆和周围的地理环境并不了解,越狱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这样,在沈醉走后,看守不仅没有继续单独关押韩子栋,甚至有时候去镇上进行采购的时候,都会带上他这个苦力。

幸得机会,逃出监狱

当然,经过这场的事件后,韩子栋变得更加的警惕,同时为了让越狱计划不被破产,不得不时刻准备着。

终于,1947年8月18日,机会来了。看守人员要去买菜,并且对他喊道:“225!带上家伙跟我走,去买菜!”买菜的家伙也就是装菜的箩筐等工具。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去往市集的路上,韩子栋一路观察,想要找到合适的机会逃跑,但因看守人员有枪,所以,他不能硬跑,只能通过其它方式逃跑。

正在韩子栋想着如何逃跑时,看守卢兆春在路上碰上一个叫王殿的熟人,此人是白公馆的一名医生,两人都是志同道合的“牌友”,好巧不巧的遇上,自然就聊起来了,不一会就相约到另外的一个牌友家,开始打起了麻将。此时的韩子栋则在门口等着,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勤务兵负责看守他。

正值酷暑,外面太阳非常毒辣,这名勤务兵见长官不仅玩忽职守,还要他在大太阳看守,这让他十分的不舒服,嘴里一直嘟囔着些什么。韩子栋见状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立马对这位勤务兵说到:“大哥,您人生地熟,麻烦你买两个西瓜去去暑好不?”说罢,立马把身上早已准备好的钱给递给他。

勤务兵走后,韩子栋见身边没人看守,便假意去“上厕所”,带上草帽,便向东边走去。怕勤务兵会有所怀疑,他还细心地将毛巾放在箩筐上,让人觉得他一会儿就会回来。

走了一会,见自己脱离了敌人的视线,韩子栋立马跑了起来,逃了。

此时的看守卢兆春打完麻将,出门后发现韩子栋不见了,立马明白他跑了!所以,急忙赶回白公馆汇报。韩子栋的出逃,立马就让白公馆看守所上下顿时一惊,此时他们才明白韩子栋是装疯是有目的的逃跑。

很快,韩子栋出逃就被上报到了沈醉这里,得知消息的沈醉大发雷霆,把手下的一群人大骂一顿后,立马组织10辆军车,往贵阳和成都的方向搜捕韩子栋。

只不过,让沈醉他们想不到的是,韩子栋刚开始确实想往川北游击区逃。但是,考虑到自己山东口音,很容易暴露自己,所以临时改变目的,逃往了华北解放区。

艰难的逃亡之路

逃亡之路,韩子栋不仅面临身体上的磨练,精神上更是承受巨大的压力,好在这一路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度过了路上的许多困难。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嘉陵江

当他逃到嘉陵江的时,无路可逃的韩子栋只能渡江,这时,他看到一个船家在江边小歇,便大声喊道:“船家,过江吗?”,此时江水汹涌,船家是不愿意渡江的,便回答:“这么大的水 , 哪个敢玩命哟!”此时的韩子栋后面有着敌人的搜捕,当然不能停下脚步,便再三请求:“我家有急事,着急过江,大伯您人好,帮帮忙,船钱好说!”

船家仔细打量了韩子栋一眼,见他穿着破烂,蓬头垢面,一身逃难的样子,觉得他没几个钱,便随意说到:“过江可以,但是船钱少于七八千就不要谈了!”韩子栋见状立马激动起来,连忙从口袋中掏出一万递给船家,说:“不用找了,请动作快点就行了!”

船家接过船钱,立马改了态度,摇船出港,还说:“客人请坐好,今天的风浪太大 !”直到船家将小船摇到了江中心 ,韩子栋此时才长舒一口气,连日来紧张的心有了一丝的放松。

刚从重庆坐船逃到湖北时,他却因为出示不了路条和身份证明住不了店。最后还是在一位开旅馆的老板帮助下,他才没有流落街头,并在这位老板的帮助下继续前行。

当走到宜昌时,路遇大暴雨,无奈只能在山崖中避雨,到了晚上,幸得一名小店老板收留,才得以把衣服烘干,修整一番。

1947年11月,历时2个月,韩子栋终于找回到了组织的怀抱,等他安顿好后,组织对他进行了审查,知道他在监狱面对酷刑紧咬牙关,没有出卖战友后,便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工作。

当时考虑到他是山东人,又被关押多年,想必是很想自己的亲人,所以就将他派往老家山东工作。出发前,当时负责同志问:“你能经受14年的秘密监狱生活的考验,即使在全党党员中也是罕见的,堪称难能可贵。”他问韩子栋有什么要求,韩子栋说道:“只希望能再活几十年,亲眼看到蒋家王朝覆灭,看到社会主义的建成。”

这时候的他,想起来曾经的狱友,有车耀先、罗世文……他们还是那么的年轻,却被敌人残忍地杀害。

不久后,在解放军战友的保护下,韩子栋回到了山东老家,工作前得到组织的批准,可以回老家看望妻女一番。

女儿一句“你找谁”道出多年心酸

这个遭受14年牢狱之灾,面对无数个日夜审讯拷打的优秀党员、铁血特工,此时却显得尤为无措。14年未见妻女,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女是否还认得他,此刻他的内心无比煎熬。

当他鼓起勇气,敲开家门后,妻子王玉玲望着这名满脸沧桑瘦弱的中年男子一时竟没有认出这是自己的丈夫,当韩子栋对她说:“我就是韩子栋啊!我回来了”时,王玉玲顿时有些恍惚,她怎么也想不到,本以为被枪决的丈夫,竟然在时隔14年后又在此相遇,这些年的想念顿时化作了眼泪,不禁流下。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韩子栋

多年未见的女儿看到韩子栋时,第一句话竟然说:“你找谁?”看着这个离家时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如今已经长成小姑娘的女儿,此时的韩子栋更加显得有些无措,好在在妻子的王玉玲的解释下,才知道这位满脸沧桑的男子是自己的父亲。

此后的韩子栋,先是上任山东范县城关镇党委书记,之后又先后上任北京机器厂副厂长、中央人事部副处长、中央一机部二局副局长、国家技术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贵阳市委书记处书记、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委监委书记、省政协副秘书长、省顾委委员。直到1985年离休。

之后的韩子栋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矜矜业业,发挥作用之外,还把把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帮狱友恢复名誉上。

相隔38年,白公馆再见卢兆春

韩子栋顺利逃出白公馆后,看守韩子栋的卢兆春因为看守不力,导致犯人出逃,被关押到1949年3月才释放。被释放后的卢兆春在下半年重新加入国民党任少尉,但是这个少尉他当得并不长久,年底就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并在1950年1月遣返回重庆务农。

1985年5月,韩子栋与当时在重庆烈士陵园当临时工的卢兆春再次见面。38年后的这次会面,二人的身份地位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不仅如此,看着如今和谐安定的社会,二人都有些感慨。韩子栋看着这位曾今的白公馆看守者,握住他的手说:“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了,让我们向前看吧!”

在白公馆里面牺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革命英雄,他们大多数都是被秘密处死的,很多人连尸骨都找不到,组织对于他们在狱中的表现,受到的非人待遇也不曾得知。

所以,韩子栋一直坚信自己的逃出,是老天让他为这些牺牲的战友找回自己的身份,让大家知道在这里曾经牺牲了许许多多为党,为人民的革命烈士。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我国传奇女特工张露萍在1983年被评定为烈士。

晚年的韩子栋还将革命烈士“小萝卜头”赠送他的一只枕套捐给了红岩陈列馆。这只枕套是“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生前给他缝的,在“小萝卜头”6岁那年亲手送给了韩子栋,他在越狱时,什么都没有带,只有这只枕套一直跟随他逃往。新中国成立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为革命烈士,永远接受后人的缅怀和铭记,他也是中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疯老头”韩子栋:被关押14载,沈醉识破装疯,仍旧逃出白公馆

图|小萝卜头

之后,韩子栋的事迹被改编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广为流传,其中196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岩》其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就是韩子栋,随着这些作品的流传,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革命英雄的传奇一生。

重庆韩子栋纪念室的建立也非常有意义,这里陈列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张照片都为我们讲述了韩子栋的苦难和传奇经历。

韩子栋纪念室选在重庆磁器口的幸福街,也是想告诉我们,对于被关押14年,最终凭借着装疯和自身强大的毅力逃出来的韩子栋来说,自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14年呢?尤其是这个人的黄金年龄。这在狱中的14年,每一天都是在锤炼考验着韩子栋的爱国之心,也正是凭借着对我党的忠诚对家人的思念,让韩子栋得以撑过严刑拷打,最终得以逃脱。

1992年5月19日,韩子栋在贵阳病逝,享年84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小萝卜头   北平   勤务兵   船家   我党   重庆   山东   国民党   监狱   老头   组织   韩子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