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提起俄罗斯人,大家都说他们是战斗民族。主要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一、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入侵俄罗斯,铩羽而归。

二、二战时德国毁天灭地,但是被当时的苏联打败。

三、美苏争霸,苏联和美国针锋相对,一度大占上风。

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长期以来对美国保持强硬。其屡次连任的国家领导人普京,也是标准的硬汉。

五、俄罗斯人坚强、勇敢,有平头哥一般的精神。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是的!从战斗精神上来看,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但是,这只是体现他们相对好斗、强硬的作风,不能体现他们善于战斗。

实际上,对外战争,俄罗斯民族常常是吃亏的一方。

我们以彼德大帝成为全俄罗斯的皇帝之后的俄罗斯帝国开始说起。因为,这是俄罗斯近代史的开端。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我能查到的俄罗斯参与的有如下战役:

雅克萨之战,俄军败。

此役,规模较小。清军两次出战,都只有2000多人。而俄军更少,第一次不足500,第二次800多。

理所当然地,清军胜利了,俄军败了,双方签定了《尼布楚条约》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奥斯特里茨战役,俄军败。

这是第三次反法同盟中的一场战役,此役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亲临一线战场指挥。

但是,俄罗斯的对手是更有名,来头更大的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其结果,可想而知。

法军仅损失8000多人,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联军损失3.5万人,败得非常难看。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俄法1812年战争,俄军胜。

此役,非常辉煌!

强大的法兰西帝国的60万军队,在英明的拿破仑的率领下入侵莫斯科。

俄军在库图佐夫的指挥下,烧毁莫斯科,并撤出了莫斯科。

法军到了莫斯科的时候,除了残垣断壁,其他什么都没有。法军远道而来,补给跟不上。莫斯科的冬天,据说比德国的西门子冰箱冷冻柜还要冷。法国人肯定受不了!

在严酷的寒冬下,法军忍饥挨饿,想吃东西,什么都没有。等待法军的,只有无尽的冰雪和呼啸的寒风。连喝风都喝个透心凉,这仗怎么打?

于是法军撤退。俄罗斯趁法军虚弱之际,发动追击,法军大败。

此役,60万法军几乎可以算全军覆没,因为只剩三万军队逃回法国。骑兵全部丧失,炮兵也所剩无几。

但俄罗斯帝国的损失,也极其惨重,军队损失21万,平民损失也有几十万,合计有50万军民伤亡。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克里米亚战争,俄军败。

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因为主要战役发生在克里米亚,所以叫克里米亚战争。

此战,俄罗斯帝国战败,损失52万军队。而他们的对手,英法联军,损失20多万军队。俄罗斯帝国为此损失8亿卢布。

此战,使俄罗斯帝国的经济面临崩溃。正因为这样,使俄罗斯帝国国力严重削弱,无力应对阿拉斯加在北美面临的处境,最终做了一笔史上最亏本的买卖-----以700万美元卖掉阿拉斯加。因为不卖他们也守不住!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威胁清朝,俄军不战而胜。

俄罗斯趁英法联军侵略清朝的时候,以武力威胁清朝,迫使清朝就范。

俄清之间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清朝丢失了北方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家看看,这么一个在欧洲被其他国家胖揍的国家,在远东这边就可以关靠吓唬清朝就获得这么多的土地!

实在是令人气愤!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日俄战争,俄军败。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利益发生的帝国主义间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俄国在战争中损失约27万人,其中阵亡5万多人。日本损失27万人,其中死8.6万多人。

但俄国在战争中损失了27万吨的舰队,这个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德兰海战双方的损失总和还要大。

俄国在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全部被日本夺走。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总共动员1580万人入伍。说到这,才发现,所谓的战斗民族才是最依赖人海战术的国家。

在第一次战争初期,俄军就屡败于德国之手,军人伤亡、被俘和失踪高达915万人。

战后统计,俄军总计阵亡170万士兵。

因为国内爆发了十月革命,苏联成立。1918年3月3日,列宁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过了8个月之后,一战正式结束。

俄军没能撑到大战结束。虽然俄罗斯帝国参与的协约国是获胜的一方,但是由于提前退出,战后瓜分利益的时候,作为继承者的苏联没有分到什么。

而且,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

因此,可以认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其实是失败透顶的。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苏芬战争,苏军败。

很多人把这场战役定义为苏军惨胜。

我觉得不准确,苏军根本谈不上胜利。我甚至认为这是战斗民族历史上最为可耻的一场失利!

首先,战略上,苏军没有达到战争的目标------占领芬兰全境。

其次,苏联1.8亿人口,芬兰300万人口。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芬兰领土大概34万平方公里。苏联参战兵力120万,阵亡20万左右,负伤50万左右。而对手芬兰参战20万兵力,伤亡累计10万左右。

如此悬殊的国力差距,打出如此丢脸的战损比,苏军如何有颜面谈胜利?有一名苏军将领说道: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得到了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足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友了!此外,苏联还损失了2000辆坦克。严重怀疑苏联是去送人头的。从战术层面上看,苏军是一败涂地。

最后,苏联军队发动的入侵芬兰,最终还打成这个死样子,为国内外所不齿!国际联盟认为苏联是非法入侵,将其从国际联盟除名。而芬兰,虽然丧失了部分土地,保住了国家主权和大部分领土,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望。

因此,无论怎么看,苏联在苏芬战场丢下无数尸体都是咎由自取,非常不光彩的一场战争。因为苏联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实在太差,使得德国小胡子更加坚定了入侵苏联的想法。因此,说苏联是战败的一方,也不为过。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苏德战争,苏军胜。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获得苏德战争的胜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被俘16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红军: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
另有约1740万苏联平民及220万德国平民死于战争。

从伤亡数字上看,这又是苏联很不愿意提及的一串数字。

但是没关系,胜者为王。苏联如果想刷数据,可以在后期把整个德国给KO了!但没有这么做。

苏联因为这次战争,使国家变得空前强大。战后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珍宝岛之战,苏军败!

不解释!苏军的对手,是一股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因此,苏军虽然输了,但也不让人意外。朝鲜战争中,美国不也输了?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苏军胜。

虽然后来的处境很狼狈,但苏军无疑是获胜的一方。因为苏军占领了阿富汗的全境,并扶植起了一个亲苏政府。

只不过,因为苏军是侵略者,遭到阿富汗平民、游击队、亲苏政府内部叛变人员的激烈反抗。在国际上,美国和中国都为阿富汗提供了许多情报、物资上的援助。

阿富汗战争让苏联士兵阵亡1.4万人,伤病46万,飞机损毁451架、装甲车1300多辆、坦克130多辆、货车11369辆。而阿富汗方面,大约120多万人死亡,400多万人伤亡,并由此而产生了500万阿富汗难民。

阿富汗战争,苏联前后花了200亿美元,作为对比,苏联1990年的财政收入才42.2亿美元。

而苏联撤军的时候,是1989年!

这彻底摧毁了苏联的国家经济,苏联甚至在国内的面包供应都出了问题。

可以说,苏联最终的解体,与阿富汗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苏联在阿富汗,虽然战术上战略上都可以算胜了,但是得不偿失。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苏军撤出阿富汗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败。

车臣共和国,名义上是俄罗斯联邦下属的一个共和国。战争的起因是争夺车臣北高加索一带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但是,俄罗斯没能战胜车臣武装组织。

在车臣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车臣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打死。

打了这么久,消耗无数人力物力,车臣依然享有非正式的独立。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胜。

当然,争的还是石油天然气。

这一次,俄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车臣全境。

俄军阵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人,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残余车臣叛军,逃到山区,与俄军进行游击战。还时不时发动恐怖袭击,令俄军头疼不已。

这13场战争表明,俄罗斯人不配被称为战斗民族

其他的战争中,俄罗斯派几架飞机就完成出战的,我就不算是俄军正式参加战争,就不列举了。

总的来说,战斗民族从沙皇俄国开始,历经苏联时期以及现在的俄罗斯时期,所参加的战争中8败5胜。

以战斗民族掌握的大量领土和资源、人口,在这些战争中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战斗民族,更多的是体现他们好斗的性格,但是,他们并不是一个善于战斗的民族。

所以,战斗民族,名不副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车臣   阿富汗   芬兰   莫斯科   苏联   战争   俄军   帝国   俄罗斯   俄罗斯人   损失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