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生活在旧时代,人们关注她什么?
其实不看她做出什么贡献,也不看她有多少能力,就看她是否能够遵守妇道。
虽然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我们看看,妇道虽然有其压迫女性的特点,但也给社会带来了好的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她们的心态普遍踏实,不浮躁,不造作,安心地为家庭付出,帮助家中的男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就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女子,她虽然只是一名陪嫁丫鬟,却依靠自己勤劳朴实的作风,养育了多达9名的国家栋梁。
这名女子姓王叫桂荃,是梁启超妻子李惠仙的陪嫁丫鬟。
梁启超大家都很熟悉,是一位近代历史上较为活跃的人物,尤其是在变法救国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不过这个人也是洪秀全式的人物,表面上要带领大家思想解放,甚至提出一夫一妻的口号,可自己却不遵守,甚至起到了带头破坏的作用。
最为著名的就是他妻妾众多,其中不乏一些没有名分的女子,甚至是外国女子,而王桂荃就是其中之一,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有6个都是王桂荃所生。
不过要是说起这段孽缘,着实会让人感到伤心。
从目前残存的资料来看,王桂荃的童年生活很凄惨,五六岁的时候被拐走,转卖了好几手后,最终成为了李家小姐的丫鬟。
当然,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去处,她从此就不用再受别人的欺负了。
后来小姐嫁给了梁启超,她作为陪嫁丫鬟也就跟着一起进了梁府。
可由于小姐的身体一直不好,五六年了肚子也没有动静,这可把梁家人给急坏了。
虽然此时已经是民国,梁启超也是进步人士,但李小姐还是一个传统保守的女子,她觉得自己不能生育对不起丈夫,于是让王桂荃帮助丈夫传宗接代。
虽然王桂荃有些不情愿,但想到幼年时的遭遇,如今能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多亏了小姐一家人,现在也是自己报答小姐的时候了。
可是我们都知道,梁启超可是夸下海口,号召一夫一妻的,如今想要公开纳妾,那是万万不能的,只能让其成为一个没有名分的生育工具。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的眷顾,她还没生育,小姐倒是先怀了孕,生下了长子梁思成。
此后二人接二连三生下了8个孩子,梁启超也是喜上眉梢,再也不用担心子嗣的问题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此一来,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两个女人的身上。
可是李小姐性子暴躁,动不动就发火,不适合教育孩子,更何况九个孩子,性格各有不同,如果一起玩闹起来的话,那真的会把人逼疯。
好在王桂荃的性格温和,且善于交流,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讲出道理,久而久之,李小姐也就撒手不管,全由着王桂荃来教。
根据长子梁思成后来的回忆,他其实和生母的感情并不是很好,反而和“王姨”的感情好。
因为她总是散发着正能量,很自然地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而且不论自己犯下什么错误,王姨从不打骂他们兄弟姐妹9人,总能晓之以理,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心悦诚服。
这还不算,后来父亲参与的戊戌变法失败,无奈之下父亲带着家人前往日本避难。
此时王姨又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天赋,在极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日语,帮助父亲解决了许多交流上的难题。
从此以后,王姨逐渐成为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当然,这也遭到了母亲的嫉妒,甚至将其赶出家门。
之后在父亲的保护,以及舅舅对母亲的劝阻之下,王姨才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不过从此以后王姨就更加忙碌,一边要照顾九个孩子,一边要操持家务,一边还要帮助父亲处理工作以及交流上的事物,有时忙地做好饭后,只是让我们吃,她自己却没时间吃。
每次看到王姨忙碌的身影,他总是心里发酸,觉得王姨虽然不是自己的母亲,但却值得他和兄弟姐妹们学习。
可以说,王姨对父亲,对这个家,对家中的孩子,都付出了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心血。
可即便如此,王姨直到去世,都没能得到一个名分,不然我们也不会叫她王姨,即便是她亲生的孩子,也必须这么叫。
从梁思成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桂荃是一位不辞辛劳,体恤他人,不求回报,可以患难与共的杰出女子。
正是在她的教育之下,梁家的九个孩子个个才俊,从事包括建筑学、考古学、经济学、医学、航天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工作,甚至其中还出了3位院士,可以说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为国家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惜的是,孩子们虽然都有出息,王桂荃的晚年却非常凄惨。
梁启超夫妇去世后,王桂荃为了培养孩子竭尽全力,最终将他们送往世界各地求学。
孩子们都走了,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家中,最后因为年老体弱不小心倒在草棚之中,而这一倒,她就再也没能起来。
几天后,她的遗体才被附近的邻居发现,之后被草草掩埋了起来。
等孩子们学成归来之后,他们已经找不到王姨的坟墓。
可没有王姨就没有他们,于是他们在父母的坟墓旁立下墓碑,用来纪念他们心中的王姨。
一个人的平凡与伟大,也许看的不是他自己的作为,而是看他培养和创造出多少个不平凡。王桂荃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却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她的一生都没有名分,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但她的精神却活在了9个子女的心中,活在了世人的心中。
因此9个子女从此将王桂荃称之为父亲的“二夫人”,也改了口不再叫王姨,而是叫“娘”,尽管这一声“娘”来得晚了一些,但却是对她的认可与尊重。
参考资料:《梁启超传》
更新时间:2024-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