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文 | 卿晨 原创

小丽的孩子3个月了,白天睡眠开始很有规律,听了很多人的建议,想给孩子建立夜间的睡眠仪式。先洗澡,再讲故事,然后睡觉。可是现在天气转凉,家里比较冷,担心孩子洗澡容易感冒。自己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冒险洗澡给孩子建立睡眠仪式感?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随着宝宝长大,孩子的睡眠规律也在不断变化。3个月之后,外界环境对婴儿睡眠的影响逐渐增强。宝宝对风、树等外界的事物兴趣增加,在室外反而不容易入睡,同时受体内褪黑激素等的影响,昼夜颠倒等现象也逐渐消失。

而4-6个月的宝宝白天活动时间逐渐增多,是睡眠规律形成的关键时期。

睡眠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睡得好自然就长得好,同时也能减轻妈妈的育儿负担。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重视孩子的睡眠习惯,但是,睡眠仪式感的建立真的必须要洗澡吗?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常规睡眠仪式是怎样的

睡眠仪式(bedtime routine)是利用一系列稳定的、有先后顺序,能够舒缓情绪的事情,来帮助孩子意识到“要睡觉了”。其实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算睡眠仪式,它们帮助宝宝建立起易于复现的睡眠联想。

通常建立睡前仪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洗澡,至少提前1小时给宝宝用温水洗澡

第二步涂抹按摩油、做排气操

第三步给宝宝讲故事,亲子互动

第四步喂奶、睡觉

但是每个宝宝的作息时间和每个家庭作息情况都不一样,当把睡眠仪式感落实到实处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出现“为什么我都按照步骤做了,但是孩子依然哭闹,并没有养成睡眠习惯,反而让自己更累”的情况。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懒妈的做法

懒妈出了月子就是一个人带孩子,前面一周因为摸不清孩子规律,也是手忙脚乱。后面摸清孩子规律后,主要顺从孩子的规律,尽量我去将就他,再适当纠偏。所以大宝一直非常规律,带他很轻松。

这里分享我当时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做的睡眠仪式感:

洗澡并不只在夜间

开始我也认为洗澡一定要在睡前,当时是春季, 天气还有点冷,晚上做饭吃饭给孩子洗澡收拾……手忙脚乱不说,真的很累,那段时间腱鞘炎都整出来了。

于是我开始调整,选择在下午4.5点给孩子洗澡,这样晚上的时间就很充裕。可以等爸爸下班(8点才到家)回来说会儿话再睡觉,让爸爸给他擦擦身体代替洗澡

洗澡又恢复到夜间

随着孩子的长大和天气变暖,下午洗澡后,睡前身上依然会有很多汗渍,于是我又将洗澡的时间改到了夜间,8点左右洗澡

我们的作息时间也随之改变,往往我先吃饭再给爸爸留饭,爸爸回来后马上给宝宝洗澡,然后他再吃饭,我去给孩子做排气操等,再睡觉。

除了调整洗澡时间,其他的步骤都没有改变。但孩子的睡眠联想依然建立得很好。

单说洗澡对孩子睡眠的影响实际挺小的,毕竟冬天和生病时不会天天给孩子洗澡,所以把其他事情做好了,同样可以给孩子建立睡眠联想。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除了洗澡,这些细节同样很重要

婴幼儿则依赖于光线、内在生物钟以及外在生活的顺序,来预计将要发生的事情。规律生活,才能更好地辨识时间,也是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给孩子建立睡眠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其他同样重要,而容易被妈妈们忽略的细节。

1、睡觉一定是床上,不是在客厅,也不是在妈妈的怀里

很多妈妈喜欢抱着孩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哄睡,懒妈真心建议最好不要这样!

之前有看过一个短视频:妈妈抱着孩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哄睡,爸爸看电视还嫌弃妈妈挡住了他的视线,孩子一直不睡,妈妈越来越烦躁,于是就跟爸爸吵了起来。

哄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妈妈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有时候自己越想他睡觉,他偏偏越不睡。

所以当孩子睡觉的时候,尽量让全家人配合,而不是把哄睡这件事情只交给妈妈一个人,其他人在客厅里谈笑风生,数落着孩子怎么还不睡。全家人的默默配合,就是对妈妈最大的支持。

晚上睡觉一定要在床上,要让孩子知道“我躺在床上了,要睡觉了”。即便要抱着哄睡,也应该在熄灯之后的卧室,而非明亮嘈杂的客厅。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2、睡觉要制造黑夜效果

孩子白天睡觉时,不用刻意拉好遮光窗帘、降低说话的声音,但是晚上的睡觉时,就一定刻意制造睡眠环境。

上面第1点在客厅哄睡就是没有给孩子建立夜晚氛围的典型。

既然是晚上睡觉,就应该是有黑夜的氛围,有时候夏天室外还很明亮,所以最好拉上遮光窗帘,房间里面不存在小夜灯,卧室门外也不要有嘈杂的电视声、人声等。

创造黑夜氛围,往往需要全家配合,黑夜氛围能让孩子明白“天黑了,要睡觉了”。同时让孩子更能区分白天黑夜。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3、宝爸的参与是另一个重要睡眠联想

正常的睡眠仪式感里一定有亲子阅读或者互动的流程。大宝宝可以看绘本讲故事,小宝宝可以抚摸、讲故事。

很多爸爸白天需要上班,回家后孩子又需要很快睡觉,所以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很是珍贵。如果有这么10分钟是爸爸陪宝宝的亲子时光,不管和他说话、洗澡、看书还是其他,孩子也会产生“爸爸来了,一会儿就要睡觉了”的睡眠联想。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4、睡觉时间因人而异

孩子长大过程中,傍晚觉会在6个月左右消失。虽说都建议9点入睡,但自己的孩子夜间入睡是8点还是9点,还需要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定。

如果孩子困了,就睡,没必要非要让孩子熬到9点才睡。妈妈们要留意睡眠信号,并结合月龄对应的平均醒睡间隔,建立稳定作息,能帮助家长判断入睡时机,减少哭闹。

虽然最终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9点入睡,但这个过程是需要妈妈针对孩子的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后得出的。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根据自家情况灵活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妈妈要时常告诉宝宝:“我们要睡觉觉了”,可以听听轻音乐等,熄灯之后还可以听白噪音睡觉,营造一种“即将睡觉”的氛围。

决定孩子睡眠联想的事情很多,并不只有洗澡这件事情,冬天冷天、感冒生病时、接种疫苗后、家里忙碌时,都有一些特定因素不能给孩子洗澡,难道不洗澡还不能睡觉了?

所以哪怕没有洗澡,其他的抚摸、亲子阅读、睡眠环境等细节做好了,同样可以让孩子养成睡眠仪式感,建立睡眠联想。

结语

养孩子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带孩子除了考虑孩子的个体因素外,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家庭的情况等。

给孩子建立睡眠仪式感也是如此,大人和孩子要随时调整,彼此迁就,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既不影响孩子的正常休息,也不影响大人的正常休息时间。

洗了澡才能睡觉?宝宝的睡前仪式感除了洗澡,还有这些事

洗不洗澡只是众多睡眠联想中的其中一员,把其他细节做好了,孩子同样建立睡眠联想。

感谢阅读!#愿孩子慢慢长大# #秋季带娃好时光#

妈妈懒一点,孩子勤一些。我是懒妈卿晨,懒妈育儿讲方法,关注我,分享更多简单、实用的育儿经验,实现轻松快乐带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仪式   宝宝   夜间   睡眠   规律   爸爸   妈妈   情况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