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制定目标,你需要知道3个学习区



科学制定目标,你需要知道3个学习区

跟孩子商定的学习目标,你费尽心思,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最后目标没达到,孩子很烦躁,也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你正常的提醒,都会激起孩子极度的不耐烦和发脾气。看着贴在墙上的目标,像个多余的摆设,你焦虑万分,心力憔悴,又不能真的放手不管,亲子关系被逼得这么糟糕,你不免很苦恼,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知乎儿童教育话题优秀答主汤维,在《成长型养育》书中指出,孩子学习存在三个区,分别是舒适区,挑战区和恐慌区。如果制定的学习目标落在恐慌区,就会让孩子产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制定目标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舒适区, 和恐慌区。目标立足舒适区,避开恐慌区。

科学制定目标,你需要知道3个学习区

01舒适区以培养熟练度为目标

首先第一个阶段是舒适区。舒适区是以孩子现有知识储备,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很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区,舒适区以提升熟练度和自信心为主。

比如,孩子刚适应了初中生活,把学校的7科作业按时完成。这时,你让孩子每天做好复习和预习就可以,不必再为孩子准备额外的能力提升练习册。如果孩子时间充足,可以让他多做一些技能性的提升练习,比如英文单词背诵,或者数学基础运算。有助于提升基础题的准确率,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目标,孩子没什么压力就可以完成,而且还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所以,当孩子刚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新掌握一个知识点时,让他在舒适区多待一段时间,把基础打扎实些,信心更充足。在舒适区做好储备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挑战区。

02挑战区以学习深耕和拓宽为目标

挑战区是孩子完全适应舒适区后,进步一步提升学习深度,拓宽学习知识面,必须要进入的一个区域。孩子从熟悉的知识出发,经过一番探究和努力,可以解决更高难度的挑战问题。

还是以初中孩子的学习为例。一学期结束后,孩子完全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模式,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时,你可以先把孩子感兴趣学科的学习难度和广度适当加大。买一本有拓展的练习册,一周解决一类难题,针对书中的知识点,找相关联的资料去拓展。孩子攻克了一个难题,知道了一个冷知识后,价值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快乐的体验感会让孩子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并带动其它学科一起提升。

所以,挑战区的目标以学习深耕和拓宽知识面,激发孩子学习热情为主。需要注意的是,你要经常让孩子在挑战区停下来,返回舒适区。孩子需要在安全的舒适区内,对挑战区新学的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和巩固,这样的学习才能更持久。

03恐慌区会消耗孩子的学习兴趣

恐慌区是指学习难度和知识面的广度远超孩子接受能力范围的区域。当你逼迫孩子挑战超高难度的学习时,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无助,同时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内心萌生很强的恐惧感。

比如你和孩子定的目标是下次考试进入年级前10名,以孩子现在成绩和学习能力,他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会很焦虑,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种焦虑的情绪,会很大程度上分散孩子解决问题的专注力。专注力的下降,会导致问题更难解决,让孩子对问题产生恐惧,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最后孩子觉得,反正他也不是学习的料,那还不如不学。

在恐慌区的经历,令孩子感到痛苦的,不仅仅是遇到学习困难。更多的是来自父母失望的外在压力,和自我否定的内在压力。这种内外压力的双向攻击,会极大的加剧孩子内心的痛苦,消磨掉孩子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孩子学习的舒适区、挑战区和恐慌区。舒适区和挑战区有各自的目标制定原则,其中舒适区以培养熟练度为目标,通过反复练习,提升自信;挑战区以学习深耕和拓宽为目标,从熟悉的知识出发,攻克更高难度的挑战,增强价值感。恐慌区会消耗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避开;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成长型养育方法,让孩子养成终身成长的心态,在未来取得成功,就来看看这本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目标   知识面   恐慌   焦虑   难度   舒适   压力   能力   孩子   科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