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导语

时间过得很快,很多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也度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小学生活。而说起孩子这一个月的小学生活来,爸爸妈妈们可谓是悲喜交加。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有表现好的孩子,上课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好,能够比较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课后也能比较完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然也有表现不好的孩子,比如上课总是坐不住,一开始还是坐姿了,没一会就开始靠着椅背躺着了,一会又钻到桌子下面去了,而且上课也是纪律性不强,总是想和周围的小朋友们说话。

这段时间,开心爸爸在家长群中,听到最多的吐槽,大都是这样的:

“我家孩子平时在家还可以啊,但是老师动不动就说孩子上课坐不住,还时不时地想和周围小朋友说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吐槽的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词:上课总是坐不住,想和小朋友说话。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当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爸爸妈妈说,孩子坐不住这可能是多动症啊,孩子想和别的小朋友说话这有可能是感统失调的后遗症啊,这都可能是病需要去看看医生,并且有相对应的科学恢复方案。

其实孩子的这两种表现,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很多时候这仅仅是他们专注力不够的表现罢了。

孩子的专注力

开心爸爸也和开心的老师沟通过,在老师的口中那些专注力好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往往会很安静,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去按部就班的学习,课后回家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复习知识,以及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而专注力不好的孩子呢,则是稍微听了几分钟,就开始思绪翻飞,不是左扭右转的就是想找人聊天。

低年级的时候,学业压力不是很重,知识内容也不是很深奥,专注力不足对孩子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如果爸爸妈妈还是不注意的话,孩子到了高年级真的会一下子就跟不上了。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这时候再着急的话,就真的是事倍功半了。

所以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说起孩子的专注力来,很多爸爸妈妈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比如在评判孩子专注力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些在什么游戏上能够一直玩多长时间,或者听故事的时候能够反复听好几遍都不厌烦等行为来判断;比如做什么事之前都不停地怀疑,生怕自己的某个行为打扰了孩子专注力的提升;再就是总觉得孩子小时候专注力明明还可以,但为什么上了学之后就不行了呢?

事实上,这些误解,更多的是爸爸妈妈们对专注力本身的误解。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专注力就像大家知道的一样,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是说一步就到位了,而是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也在不断提升境界的。

最初级的专注力,是简单专注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孩子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不受外部干扰,并且能够坚持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们只要不过分打扰孩子,也不过分干预孩子做的事情的话,就会让孩子的简单专注得到很大的提升。

接着是群体专注

这里说的群体专注是相对于简单专注说的,针对的大多就是上课的场景。毕竟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场景都有很多人,这时候的专注不应该仅仅只是狭隘的“一个人做什么事”,而应该是和别人一起对某件事情专注。也就是孩子能够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认真的上课学习。

群体专注的萌芽,就是孩子在一个人专注干某件事情,突然遇到了困难自己完不成,需要爸爸妈妈搭一把手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及时地陪伴以及有目标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培养群体专注力。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最后就是目标专注

所谓的目标专注,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沉浸其中”以及“心流”了,这是一个人专注力得到质的提升后的表现。

他们能够从自己做的事情中发现乐趣,寻找到成就感,以及得到个体的提升,这些感受呢,也可以作用在做这件事情的本身上,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推动着一个人不断的前进不断的专注。

在这三种专注的境界中,爸爸妈妈们的误解主要在第一层上,毕竟我们帮助孩子培养的,主要是简单专注,而孩子上了学之后,需要的就是群体专注了。而简单专注和群体专注最大的不同,就是前一个孩子自己可以做到,后一个需要爸爸妈妈针对性的培养才能形成。

这才是很多爸爸妈妈困惑的原因所在。

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在明确了孩子专注力的分级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了。

虽然说专注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那些天生性格就比较安静的孩子,不管后天爸爸妈妈有没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还是会比较好,会比同龄孩子强一些。但还是可以通过后期的一些训练来有针对性加强的,特别是对孩子上学影响非常大的群体专注力,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游戏来获得较为明显提升的。

比如“数一数”游戏

这个游戏开心爸爸经常和开心一起玩,具体的玩法是开心妈妈在那里读一段话,这段话中每出现一次“一”字,开心和开心爸爸就需要在纸上画一个对勾,一段话中有多少个一字,就需要画多少个对勾。

为了能够做得准确以及迅速,开心就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听每一句话,这段时间内他的专注力一定是空前的集中,时间长了,就能潜移默化的提升他的专注力。而且因为这个游戏需要爸爸妈妈一起配合,以及爸爸妈妈的共同竞争下才能完成,所以对于孩子的群体专注力也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比如“舒尔特方格”游戏

当然还有很出名的舒尔特方格游戏,具体的玩法是在纸上放置一些被打乱的数字,孩子要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好,用时越短越好。这个过程呢,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迅速发现自己需要的数字,并且将其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去。

当然,这个游戏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想要针对性培养孩子的群体专注力的话,也是需要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如果能够有一定的竞争性就更好了。开心经常是和开心爸爸一起玩,有了竞争他玩得兴趣也高了很多,效果也好了很多。

比如“找不同”游戏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还有找不同。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这种游戏想必爸爸妈妈见过的就多了,主要就是上下或者左右两张图,然后需要让孩子找到两张图中多处不一样的地方。这个看上去比较简单的游戏,实际上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并且用一些技巧才能很快很准确地找到,而这种技巧以及指导就是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了,所以这种游戏对孩子的群体专注力的提升帮助也是很大的。

其实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走迷宫游戏,比如连一连游戏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大部分都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来共同完成,除了培养孩子的群体专注力,还对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可以说,玩这些游戏的同时,也是对孩子多项能力的全面提升。

实际上为了培养开心的专注力,开心爸爸在网上看了很久,对比过不少号称能够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书籍,最后还是选择了这套《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之所以会选择这套书,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游戏种类很全面

这套书涉及到的游戏种类很全面,什么迷宫啊,图形啊,数字啊,不同啊,规律啊等等,全套书有400多个不同的游戏,每天做一个都能在一年多的时间不重样。

对孩子来说,只要有这一年多时间的坚持,专注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16开的大开本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保护眼睛更重要。

就算是看书玩游戏,涉及到的字体以及图画也需要尽量地放大一些,这样孩子看起来不费劲,不用在那里频频的眨眼睛,才能更好地保护眼睛。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这套书选用了16开的大开本,每个游戏内容都画得比较大,看起来毫不费力,能默默地保护孩子的视力。而且用的油墨也是环保无异味的,长时间玩也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放心让孩子看。

这套书共有4本,现在国庆促销优惠价只需要118元。说实话,现在的物价水平,出去随便吃顿肯德基没个200来块也打不住,相比较而言,买一套书帮助孩子永久提升专注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就更加超值一些了。点击下方“看一看”,就能把这套神奇的专注力训练书抱回家了。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118 购买

最后

当然,开心爸爸还想多说几句。

孩子上课坐不住,总是想说话,这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父母要重视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爸爸妈妈们陪伴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培养的过程。开心爸爸见过很多爸爸妈妈,买了一大堆书然后一股脑地扔给了孩子,以为这样就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能力了。

其实不然,不仅仅是这些游戏方面的书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玩,其他还有很多书都需要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读,这样才能把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才能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专注   孩子   群体   重视   爸爸   父母   能力   妈妈   老师   简单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