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大家好呀,我是嘟嘟妈妈,今天是家庭教育第11次分享——聊一聊延迟满足的问题。


不知道各位宝妈在哪里了解到的这个词汇,我是在李玫瑾教授的案例里听到的这个词。也许你还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没关系,咱们一起来梳理下。


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如下: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自然的必要条件。


这个说法起源于一个经典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


数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有两种选择,一是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二是可以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么做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同时他们还可以随时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美味的棉花糖就在眼前,诱惑实在太大了,可以如果等一会儿吃就可以多得到一颗,到底怎么做呢?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


“一些孩子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这中间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为什么有人可以“延迟满足”而有人却只能投降的心理过程。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然而后来,米歇尔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


因为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现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


结果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


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当然,他们的实验并未就此结束。


他们还在准备一项大规模实验,对象是费城、西雅图和纽约的4-8岁在校学生,旨在证明这种“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可以通过教育成功培养。


米歇尔知道最重要是让学生们把自我控制的方法变成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的作用很重要”,他说,“父母是否每天要求孩子‘延迟满足’?是否鼓励孩子去等待?是否能够证明等待是值得的?这些都很重要。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比如一些日常的小规定,如晚饭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钱省下来等都是对孩子认知上的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控制能力。


但米歇尔认为这些非正式的练习还很不够,实验仍在继续。


不过这个实验足够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



延迟满足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和节制。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或者获得更大的享受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


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在未来发展倾向上就缺乏一些好的品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贪睡懒觉不起床等。


而且性格更容易急躁、缺乏耐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也相对较多。


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有研究表明,延迟满足和人脑中的情绪中枢关系密切。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可见延迟满足的重要性。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有哪些好的良好品质呢?


1

学会克制


通常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运用理智来战胜情感,逐渐的能够形成自己情绪的主人,长大以后也能够很快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2

学会等待


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急于满口袋儿,要先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两句话谈的道理相同。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不可以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学会按部就班,学会等待,从容沉着。



3

学会珍惜


延迟满足可以帮助避免后悔贪婪,从而用心呵护来之不易的东西,知足才能常乐。


因为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他们的欲望将不断的增长而变得无止境,孩子本身得不到满足会痛苦不堪。父母望而生畏,亲子冲突家庭矛盾会来越严重。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是无益的。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4

学会理解



延迟满足,另外一个重要的在于孩子能够慢慢的懂得,还有比他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理解他人。


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往往是不能彼此体谅和理解,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和考虑问题造成的。


因此延迟满足的孩子,从小就学会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多体谅和理解对方,学会尊重每个人每个职业每一种生活习惯,这样孩子的未来人际沟通才会顺畅。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那么,我们怎么让孩子做到延迟满足呢?


嘟妈结合一些小例子例举一些小技巧和策略。


生活中,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不给买,孩子就会哭,或者满地打滚,直到满足为止,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吧。


其实这样的行为,大多是家长一直以来无限制的即时满足造成的。而这种长期发展下去,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的无礼要求,唯我独尊,情况越来越糟糕。


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想法的时候,咱们做家长的不能来者不拒统统满足,一定要审慎,认真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延迟他的满足。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有时嘟嘟晚上想吃糖,我会告诉他,晚上吃,细菌会吃你的牙,牙齿很疼,还会坏掉掉光,所以现在最好不吃。等明天睡醒一睁眼,哇,细菌跑了,就可以吃糖了。


或者有时经过玩具店还要买玩具,最好不要冷冰冰的只说一句不买。可以和他对话,家里有类似的玩具吗?家里的玩具太多了有没有地方,你有没有每次整理好呢?


或者问他你有没有钱去买,妈妈是没有带买玩具的钱的,所以没办法买。


最后说这样吧,你是真的很喜欢吗?等你过生日或者哪几件事表现很好,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他基本上都会乖乖接受的还不哭闹。


这一般就是我一贯的方法,没有打骂吼,只是笑着给他讲道理,帮他分析利弊,同时坚定的拒绝,之后给出好的建议,或给孩子希望或许诺,最后还可以说别的转移注意力。


这个套路对他很管用,他知道无论如何我当时是不会允许的,所以坏笑着请求几次,最后只能放弃作罢了。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表现。


另外,在孩子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延迟满足。


比如说孩子在学习系鞋带的时候。手眼协调不够好,希望家长来帮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不要急于给孩子系,先教给孩子具体的要领,然后让孩子试着演示。


同时在一旁仔细观察,看看孩子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再慢慢地给予指导,系鞋带这个需要就已经被延迟了。


那孩子在这段时间之内的探索,就是在自我学习,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当小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通过品学网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不错的方法。


遇到不会的难题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指导。逐渐的,孩子应对问题的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除了合理满足以外,可以给儿童立界限。


孩子的价值观判断不够准确,有时候容易受自己情绪影响有错误的判断。觉得孩子的要求过多过度,就可以给他设定一个节点或者是日期,从而降低他的欲望,学会等待。


比如跟孩子说,等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或者说如果这段时间表现的好的话,我们再买。既安抚孩子,又可以让他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克制欲望,耐心等待。


当然,家长一旦与孩子协商好,要说到做到,信守承诺,否则孩子认为愿望会化成泡沫,就不会同意家长的延迟的建议了。


再比如,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玩游戏,可以跟他商量,妈妈有更重要工作,等忙完了再陪你玩儿,好吗?


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聪明的妈妈都知道这一点


也可以先让孩子在旁边看着你做事,让孩子意识到除了他之外还有别人。


让孩子建立自我与他人的概念,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别人的事情同样很重要。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允许发展别人的需要。


这样孩子才能够慢慢的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为将来沟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孩子 “延迟满足”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爱孩子,就要培养让孩子幸福的品质。


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克制、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奋斗,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当然,如果孩子坚持要获得及时满足,咱们一下子也不要太勉强,大人自我控制欲望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呢?


END


我是嘟嘟妈妈,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感谢您的阅读支持,如果觉得对您带娃有帮助,不妨分享转发给更多的妈妈。如果您有育儿疑问或困惑,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后台私信我哦~带娃路上,一起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斯坦福大学   能力   孩子   这一点   研究人员   棉花   情绪   聪明   欲望   家长   父母   自我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