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游随笔

一个人出差去了西宁,一个海拔2000多的城市。下午到了西宁,漫无目的的走在这陌生城市的小路上,看着街边的一个个小店,感受着西部城市的气息。小小的肉店,几平米的小房子,只放的下一个肉案子,没有玻璃窗,房顶吊着一个没有扇叶的电扇,绑了一块塑料,转着干着苍蝇虫子。路上很多少数民族的人来来往往,女人即使在夏天一样围着头巾,只有脸露出来。女人大多画着我只在老电影里看过的妆容,穿着白袜配着黑色高跟鞋。我对这个城市没有任何偏见,但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落后,我仿佛身在70年代。 在西宁,几乎看不到人骑自行车,当地人说第一个原因是西宁人比较懒,第二个就是西宁不大,打车很便宜,6块钱起步,几个人打车很合适。也因此,西宁打车和北京打车有一拼。西宁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一会一变,我出门时大大的太阳,不一会就忽然乌云聚集,下起了雨,我只能急忙找个路边的电话亭边避雨边想打车回酒店。再看本地人,好像早已习惯这样善变的天气,过了一会雨变小了却又起风了。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走出去了3,4站地,才打上了出租车。西宁,看来我需要适应。
第二天,我体验了高原反应,本地人告诉我,刚来西宁的人可能会睡不着,接着就是睡不醒,还有人会头疼,头发蒙,这都是高原反应。西宁几乎不产水果和蔬菜,我买了4个小桃子,就花了10几块,这物价也很可以了。本地人自称是低收入高消费,因为什么东西都要从外面拉到西宁。在西宁我觉得很干,因为西宁日照时间长,晚上8点了天还很亮,早上7点起床时,天早就大亮了。在高原上水的沸点是到不了100度的,80几度就已经沸了。但还好,到了青海湖我才尝到了做不熟的夹生米饭。
青海湖海拔有3200多米,路上我们途经日月山,那里海拔有3500多米,觉得气短是一定的了。导游说,日月山的得名是因为文成公主走到这里时思念家乡,拿出据说可以看到家乡的日月镜,竟然真的从日月镜里看到了长安城,失手打破了日月镜,因而取名日月山。路上看着成群的牦牛和绵羊,导游说一只牦牛一万多,一只绵羊一千多,这里的牧民还是很富裕的。我顿时就汗。。。青海湖的参观季节应该在7月,所以没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田,而且天公也不作美,连个太阳都不出来,还在我们到达之后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油菜花海和波光粼粼的大美青海湖没有看到,还是有点遗憾的。
最后一天终于来到了塔尔寺,这里时达赖和班禅的老师——宗喀巴出生的地方。塔尔寺因为先有塔后有寺而得名。在宗喀巴出生,剪短脐带的地方,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后来到了西藏修行,而宗喀巴的母亲因思念儿子给他写了封信,希望儿子能回来看看,宗喀巴回信说因修行没有完成,不能回来,让母亲可以在他出生的地方盖一个塔,见塔如见儿。于是在那个菩提树周围,就用石头垒起了一座塔,后来慢慢的盖出了寺院。现在它也已经成为了金塔。这里虔诚的信徒要磕10万多个头。本以为密宗的和尚都叫喇嘛,但其实有了一定修行的人才能成为喇嘛,而一般的和尚只能称为阿卡。在这里佛前的等点的是酥油灯,我们也见到了酥油花和唐卡。据说因为酥油花不耐热,所以制作酥油花的和尚都要把自己的手浸在水中,甚至冰水中,直到手的温度降到可以制作酥油花,而这些和尚年纪大了手也废了。唐卡是因为当地游牧生活不方便携带一尊尊佛像而产生的,由和尚用天然的材料手工画制而成,可以保存几百年不退色。而一个和尚一生也只能制作2,3幅精细的唐卡。唐卡因此也价格比较高。在这里,和尚分为文僧和艺僧,他们像在学校一样学习语文、数学等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制作唐卡等手艺,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和尚从小就在寺里,所以到了10几岁他们有一次还俗的机会,愿意还俗的,学习了文化、手艺,会成为有用的人,不还俗的就继续修行。在这里,因为环境的因素,和尚虽然不能杀生,但是可以吃肉,以便生存下去。
这次出差匆忙,没能好好的欣赏西宁的自然、人文美景,凭着记忆,随笔凌乱写下一些文字,我想我会再到西宁,更进一步去了解这里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西宁   青海湖   和尚   酥油花   塔尔寺   本地人   路上   海拔   日月   高原   菩提树   牦牛   喇嘛   地方   金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