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把它当作首要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虽说是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食物任务,但语文教学不是政治思想课,不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学生不易接受,应以教材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才容易接受,乐意接受,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的时候,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

一、突出课文中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字、词、句,透彻地阐述课文内在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例如讲解《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有些学生对于战士火中救朝鲜儿童这一动人场面无动于衷,认为不值一提。我引导学生 注意战士救人时的一系列动词:踹扑摸拉抓跑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母女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气质,惨烈的场面使 学生震撼。借此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别人身处困境时能勇于上前相帮,做到见义勇为。

二、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兴趣,陶治情感。

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教师要巧妙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陶治情感的目的。例如在教的《活板》一文时,我首先问学生的课本等书籍是怎么印刷的,学生各抒己见,我以此为契机让他们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思考:我国古人是怎样印刷书籍的?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活版印刷术的介绍,从而教育学生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骄傲,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朗读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朱自清的《春》 一文,比较适合于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乃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中学语文课内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为使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光辉形象铭刻在学生的心灵中,我利用课堂上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不仅教会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形象,更让学生在一些人物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下,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来分析,通过分析白求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形象,。

四、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品格的篇目很多。如 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对这些教材,深追细究渐入佳境,质疑讨论明辨主旨。初中教材《荔枝蜜》是对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高尚精神的讴歌。教学时,把注意力放到对劳动的认识上,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爱,是不能忘记的。只有人人都懂得爱的力量,生命才会越来越珍贵,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总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内容比其它教材更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德修养。只要教师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意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一定能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德育   白求恩   目的   朝鲜   课文   人生观   价值观   人格   初中语文   教材   德育教育   人物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