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历史教学中的生本对话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生本对话,即学生与历史教材、历史资料等文本之间的对话,它是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的生本對话能促成课堂其他对话教学方式的顺利进行,创设灵动课堂,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生本对话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前提。历史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不断改版的历史教材致力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仍然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与抽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本对话的有效进行。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因此必须创设和谐温馨的生本对话氛围,激发学生读历史、学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必须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兴趣特征的前提下,在教学程序设计上,从导入、探究、交流、感悟、小结等各环节,预设一个个兴趣点,让学生始终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之中。同时将最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生本对话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如历史影院,能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情境;历史文物,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之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乡土历史,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亲近历史。这些都能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自主地畅游史海,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我曾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利用微课和《清明上河图》的电子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极强的求知欲望,阅读教材和补充的历史资料。有效的生本对话,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是抽象乏味的历史内容,竟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圆满解决。

融进历史,问题探究是重点。历史是镜子,是前人留下的经验和财富。学习历史,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世界的相关历史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际意识,全面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生本对话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构建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历史材料等文本资料时,必须注重学与思的关系,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读中发现、读中思考、读中探究,真正做到深入历史,融入文本。如在讲授张骞通西域时,设问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样的问题将历史生活化、趣味化,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望走进阅读,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探究,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段历史的基础上,不但了解了葡萄等西域物产传入中原的过程,认识了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交往的史实,而且增强了历史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诸如这些贴近学生生活与兴趣爱好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开放性、层次性,能极大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带着思考对话文本,对话历史,用心体验,实现学生视界不断与文本视界交流、生成、丰富和融合。

增强能力,提升素养是目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对话,既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凭借,更是增强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带入一个魔幻般的读书天地,让学生与历史文本亲吻且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对话。如在中国史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启迪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上下五千年,文明耀中华的辉煌与荣光,去领悟黄帝的智慧、孔子精神的精髓,去仰慕文天祥、林则徐名垂青史的爱国情,去触摸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依旧造福人民的都江堰和截断巫峡云雨的三峡大坝,去解读中华民族的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历史文本阅读,观其形、听其音、演其景、悟其味、明其理,增强学生历史学习与探究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必备的核心素养。

生本对话,作为对话

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预习、识记与理解,更注重学生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的交融,进而增强学生人文情怀和核心素养。创新历史课堂教学,务实生本对话过程,明天的历史课堂将会因生本对话而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中心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西域   素养   课堂   文本   兴趣   核心   教材   能力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