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创新型教学方法,作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工具,是值得运用并且广泛推广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相适应,其更为开放、灵活、有效的特点,不仅提升学生思维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还使新课改所提倡的模式能够真正的贯彻。其在历史教学中的突破性进展极大鼓励了我国新课改政策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就是采用线条、箭头、关键词等,将其连接起来,去表达逻辑、知识结构的一种记录方法,是为了去表示发射性思维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其虽简单但却极为有效,是一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能够使图文并重,把各级关系用等级图表示出来,使关键词和颜色、图像等连接,创建记忆链接。其能够发挥左右脑机能,运用阅读、记忆、思维等规律,帮助人们平衡发展,开启大脑的潜能。这种能使放射性的思维成为具体化的方法,就是人类个人的数据库。

二、思维导图的类型

思维导图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和种类。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上看,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分析类型的思维导图

这种类型的思维导图容易使历史线索、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梳理,便于解决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若使用这种思维导图,能够使其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板书。

(二)归纳类型的思维导图

这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主要是把知识结构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历史专题、单元、各级考试复习的时候,这中类型的思维导图是非常实用的。

(三)发散类型的思维导图

这种类型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层次方面的发散思考,利于解决发散思维类型的问题[1]。

三、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传统课堂教案

传统课堂教案作为上课过程中,教学的必要环节、部分,是老师传授信息、知识的必要手法。其作用有两方面。

1.有利于学生书写课堂笔记,能够为笔记提供有用、有价值的数据、知识点,方便学生进行记录,也是学生日后复习是的重点,便于理解、记忆。

2.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课堂知识的重点,使学生能够抓住课堂知识点、线索,利于学生归纳知识。

传统历史教学教案,一般都能把所要教授的内容写得很详尽,结构、脉络清晰可见。但是,即便其把内容写的再细致,也难以把知识点完整体现出来,去表现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而如若编排不当,例如重复讲解某一知识点而另一知识点却完全没有涉及,更是会将这一课堂的内容无法与下一课堂的内容相串联,导致知识的脱节。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严重造成学生的记忆负担,对历史课堂知识点的解读与学习都浮于表面。这样长此以往,定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僵化,给其思维上了一个枷锁,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也逐渐有所下降。以上这种情形与初中历史课堂也有所相似。在初中的历史课堂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部分的学生知识默默听从老师教授的知识点,没有自身的思维波动,愈来愈被动。

传统历史课堂教案不利于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的再现,其内容单一、抽象,过于走形式主义道路。学生在课后,仅仅让其根据传统教案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结果可想而知,是很不理想的。

新课程改革着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自主,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能力。已经有很多课程顺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而改变,然而,传统教案却很难去实现新课改的要求。

(二)思维导图教案

思维导图教案是能够随着老师的教授与学生思维变化而产生变化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能够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知识点而逐渐绘制,并将知识立体化,就像3D效果图一样,震撼、立体,加深学生思考、记忆,更透彻的理解掌握历史课堂重难点。

由于思维导图是学生、老师共同完成的,这使得学生思维能够更加缜密,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甚至还可以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所以,思维导图的创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与学生要做到:

1.老师与学生要在课前进行相关准备。历史课程的某一节知识点教授前,老师要做到能够对所教知识点的流畅把握,分清知识点的侧重,在脑海里与笔头上首先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学生要做到对课本的提前复习、理解,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相配合,产生共鸣,共同建立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2.在上课过程中要进行详解。由于某些历史课程特定的背景前提,其内容学生学起来非常繁冗复杂,这就需要老师有一个在明确的结构,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不至于迷失在庞大的知识结构里。

3.在课后要紧抓复习重点。

(三)思维导图方法在历史课堂应用的作用

1.调动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启发思维

对于高中生来说,图像与颜色往往要比文字来得更有吸引力。思维导图能把枯燥的信息转化成有组织性、有颜色的图画,便于学生去记忆。

(1)思维导图是对人脑的一种模拟,其画面就像人脑的结构图。

(2)其突出内容的重点、层次。

(3)其可以让大脑组织产生画面感,联想功能得到强化。

2.提升记忆力、理解力,改变笔记的形式

思维导图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能够使笔记记得更快更牢固,并能使学生愉快記忆。由于传统笔记形式单调、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不益于学生记忆、背诵。因此,思维导图笔记具有的快速和娱乐性,是学生不容易产生疲劳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3.优化板书、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分层管理,能使知识的管理、储存、运用更加具体且系统。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使教材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结构多元性,其克服了传统课堂上呆板的模式,用新课标理念有效教学。

思维导图板书相比传统板书,能够有效节省课堂上的时间,易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便于教师打入学生内部,发现学生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4.转变学习方法的伟大尝试

高中历史教学响应新课改政策,在历史教学上看重教育观念的转变与素质教育精神。思维导图方法既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给学生发展个性人格留有空间。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展。学校通过思维导图建立有实效性,和谐、活力、发展的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变革、高考改革、教育改革[2]。

5.提高效率的辅助工具

历史试题是极其注重考查知识体系的,因此,掌握知识的结构是很重要的。

历史试题存在很强烈的历史时代感,与时俱进,看重历史、事实结合,目前的历史试题多来源于现实教材。所以,眼下非常有必要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课堂中去,其对历史的总体回顾便于学生了解、掌握复习知识。使学生能够更系统、条理、清晰地去复习,巧妙抓住重、难点,形成一个个逻辑关系,使学过的知识更加牢固。

四、思维导图方法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需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在上课之初就把思维导图完整呈现出来

思维导图是为了记录人类思维的过程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之前,不要完全呈现出来,或提前告知学生。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形成。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何种形式,教师一直是课堂主导,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依据自身教学预设与设计,及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若学生思维严重偏离或者过于发散,心不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思维回归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回到课堂中来。

(三)导图的支干最好不要有大量的文字

思维导图作图需注重知识的重、难点,要尽量做到清晰、简洁、层次分明,应尽量用符号、关键字、图像替代文字说明,就算采用文字描述,文字也不能过于繁冗复杂。

(四)注重思维导图科学性

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这种引导学生思维,不是任凭学生自由发挥。因为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产生理解性错误。因此,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不能不管不顾,要及时对学生思维的偏颇进行纠正。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者从思维导图内涵出发,论述其类型、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需注意的几点问题,意在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扎扎实实地建立每个思维导图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知识的结构要以参考教辅等资料,并完成各种各样练习为基本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而不能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叠加。不然,投入的大量时间都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思维   知识点   教案   课堂   记忆   传统   类型   知识   高中历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