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审美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识和任务,语文教学从不同角度渗透审美教育,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发现美,整合教材美育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美育因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是经典名作,故事具有典范性,情感带有震撼力,其思想性和教育性都很强,探索美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发现美的活动,并对美育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搜索文本精美的语言,建立好词佳句积累素材库,让学生观察文本插图,发现图画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故事美、情感美,形成重要的审美教育题材库。在学习苏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搜集文本好词佳句,发现文本美的因素。在成果展示时,有的学生展示: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锨镐叮叮当当,奏响植树歌谣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撑起绿色的大伞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也有的学生表示,文本对景色的描写同样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些植树者的劳作本来就是撒播美的行为。还有的学生说:文本的描写很美,而其中的插图也具有看点,可谓图文并茂,我们可以从多种途径去对比体验、发现美。可见,学生从好词佳句、文本插图、人物行为等角度,对所有美质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索,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形成个性认知。

二、感知美,实现美育思维启动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审美观念还比较单纯,缺乏主动探索认知的意识。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感知语文之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欣赏文本语言、个性图片、生动视频、多彩动画,或是在课堂演绎、小组互动中感知语文的美感,实现美育思维的全面启动。小学生对审美的认知视角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就要注意教法设计的个性化,提高美育渗透的全面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美育熏陶。学生感知文本美大多从外化表象展开,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内涵、情感等角度形成认知,帮助学生建立美育认知体系。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文本活动,然后提出思考问题:海伦为什么能够克服多重困难获得成功呢?你从海伦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优秀的品质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对海伦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多元解读认知。在成果展示环节,有学生直言:海伦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她的精神是美丽的,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身体疾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进步和成长,而应该从现在做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世界。学生从海伦身上看到了美,通过多重对比启动思考,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构建美,提高美育渗透力度

艺术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众多美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更要让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形成审美认知。为提高学生自觉发现美、感知美的意识,教师要设计多种美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美育实践中形成审美观,在不断创造中构建审美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多重阅读学习,并针对文本内容设置实践活动:学生组成三人小组,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可以对情节进行优化设计,也可以另外编辑剧情。学生积极行动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并进行彩排练习。在班级展示环节,很多小组都有比较精彩的表现。有的小组自编剧情演绎一段家庭生活情景:孩子生病了,爸爸、妈妈焦急地送孩子去医院。可见,教师设计课堂演绎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学生在具体演绎中感受到亲情,获得审美享受。

小学生对外部世界有探索的渴望,对多种美的因素有特别强烈的追求心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为学生创造更多感知美、消化美的机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美育   海伦   佳句   认知   语文   文本   发现   教师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