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文化生态对当代绘画语言的启示

民间美术这样一个不是画种概念的艺术阶层,曾为若干宫廷画家,若干文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造就了例如吴道子、陈老莲、齐白石等艺术大师,耳濡目染了如关良、庞熏琴等大家。它来源于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千百年的积淀,来源于农村特定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其基本造型因素都是民众特有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方式所致。例如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前期,中国的新年画不仅是最早宣传新中国形象的艺术形态,而且当油画、国画进入改造过程之后,也不断受到了新年画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通过一种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方式渗透到了中国写意人物画、油画等艺术种类之中。

因农民画这种大众民间艺术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才会有所依托。农民画如今被称为现代民间绘画,这固然是好的,说明有着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农民画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可以百花齐放。对于齐放的研讨所出现的百家争鸣,其中不少争鸣也是值得重视的。但不能忽略,任何艺术,包括农民画艺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提高发展。

如今艺术种类繁多,绘画形态也层出不穷,例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绘画各有千秋,各有特点,我们不可能将其揉成一块而成一种。事实上揉不起来也不能揉。农民画是民间绘画,有着自己的历史,假使有一天,随着今后的发展,农民画前面的民间帽子被脱掉了,那么民间农民画艺术的原生态状态固然也消失了。农民画艺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显然,农民画是永远的民间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是我国人民在农耕文明的雨露下创造出来的艺术,能让它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终结吗?我想大家的回答想必是绝不能。

劳动者以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真诚,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世界。农民画,一种民间美术,是我国值得尊重并爱惜的无形文化,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艺术,有它的个性,有它的民族性,有它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如何发展,如何提高?历史的使命,要我们重视、关心、尊重、爱惜并进一步去认识农民画。可是处在这样一个传统民间文化渐被工业消费品湮没的时代,我们不禁思考,怎样把民间文化精华化为当代文化艺术创造中血液?怎样把农民画中的生态意识运用到当代绘画语言的创作中去呢?

一、利用

农民画艺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美术,它的生命力来自作者身边的真实生活,散发着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在创作中,我们应有效地向民间艺术学习、借鉴、吸收,其实这便是一种利用,是发掘矿藏式的再加工,是艺术的升华。以现代作品为例,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每一乐章中都蕴藏着民歌的旋律;画家古元的木刻,许多都是采取了民间窗花的形式;诗人李季利用陕北的信天游,写出著名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这种关系,不仅是跨越时空,甚至会跨越民族。

十九世纪末期的一些西方艺术创作家们,在对人类最原始的艺术造型观的审美研究手段中悟出灵感,他们冲破了写实艺术中存在着模拟和矫饰的枷锁,为那个时代艺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加索也毫无例外地被非洲艺术感染过,他曾毫不客气的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和非洲,而西方根本没有艺术可言。正因此它奠定了毕加索一个重要的艺术时期非洲时期,书写下了他艺术生涯光辉的一页篇章。试想如果毕加索没有从非洲民间雕刻中吸取灵感,马蒂斯没有吸收东方民间艺术做出他晚期的剪纸作品的表现方式,他们的艺术还会有如此成就吗?

中国的一代宗师齐白石。一切日常生活中感兴趣和较熟悉的事物被齐白石先生搬进了画面中。在他的画面上畅快淋漓的绘制了虾、蟹、蝉、蝶、鱼、鸟,充满了泥土芬香、生活气息,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其作品既师造化又师古人,达到了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统一,意笔与工笔的统一,写意与写生的统一,生机盎然展露无遗。他的选材突破了单纯的民间画、学院画两者之间的森严界限,用表现现实世界的热情,把平凡普通的事物作为画材从而使自己的画达到了空前的丰富。

齐白石的深远影响,主要在于他将那个时代的乡野市井生活的生机和意趣融入到了传统的水墨绘画之中;或者可以说在他的水墨性画面表达里一反旧文人画高蹈远引、孤芳自赏的传统,开始了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具有新颖创新思维的艺术家们的思想和视野总是在向前不断发展进步的。朱朴先生曾经在文章中提到:林风眠先生,立足于中国画传统笔墨,广泛吸收民间艺术的滋养,同时吸收西洋画的光感、质感、色彩、结构的表现,经过长期的、艰辛的、反复的试验和实践,理智和感情的矛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有机统一,中西艺术之间的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合二为一。从而创造出植根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征,既抒情又有张力,即色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既有光感又有质感的一批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与中国传统仕女画相较,林风眠的《仕女》作品既古典又现代,造型与线条渊源于中国的瓷器纹饰、敦煌壁画及汉代画像石,而色彩与构图、光源,则采用了西方表现主义对层次、空间的交错之美。

林风眠的构想,让我们想起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充实的日常生活中,仅仅依赖单一的绘画工具、材料和描绘技巧来表达生活多样性感受是无比浅薄的。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周围绚丽多彩的外部世界,才有可能激发我们探索的好奇心和研究的兴趣,才能够体现出我们的绘画创作尤为光彩夺目的一面。

二、转化

传统是当下的一种互补和资源,传统既不同于历史,也不属于未来,它是现实的代表,积累了历史预示着未来。因而,追寻各类文化演绎方向的唯一途径是折返传统。在当代艺术表现方式呈现多元特性的形式下,怎样将传统的绘画描述形式跟现有传统学科门类融合发展,如何通过转换媒介、思维方式、来描述所传达物象的观念,是使得创作语言能稳步发展的核心所在。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曾说过:首先发现理解众所周知的每件事物,然后迅速从人们逐渐静止的位置起步。众所周知,韩美林的绘画作品融入了中国民间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图形艺术等,把写实、抽象、工笔、写意、印象等诸手法的东西方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他选择的骏马、猴子、狐狸、女性等题材都是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别具审美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符号,他在长期的国际美术交流中深深懂得,只有这些具有特别审美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符号才能为中国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感性寄托。

韩美林对于自然万物、生命、艺术有着一种挚爱之心,因此,他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是阳光、鲜明、生动、可爱、富有生命、蓬勃向上的。所有动物在韩美林先生的手下,变成了憨态可掬的、让所有人都能望之而生喜爱之情的一种艺术造型。

三、创造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艺术的要务不是收集,是创造。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农业社会几千年来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产方式酿造生成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可能站在现代文化的大背景前以传统的辉煌代替今天的创造。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创造一定不会是毫无根基、无依无凭,就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艺术经历了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一些艺术家已经意识到,脱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只能成为攀附寄生在世界文化丛林枝桠上的菟丝子,而不可能独自长成大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艺术创作家们逐渐寻找一种不同于传统表现方式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梦想。于是,一些艺术家便从文化生态中得到启示。吕胜中的《招魂堂》即现在人尽皆知的剪纸艺术小红人,是他表达对世人生死与皈依的思索。小红人替亡灵招魂,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弥补了被世人遗忘多时的艺术界的一个维度。

吕胜中自小对民间剪纸技巧是如数家珍。但当时的吕胜中并不赞同将剪纸技艺称之为一门艺术。待其在1982年考入中央美院修习班学习,他才深刻领悟到民间艺术中所蕴藏的人类生命中最原始的灵感。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不断灌入,剪纸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剪纸从民俗化、社会化向艺术化转型,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于是,剪纸的个性特征在空间以及时间形态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多彩、新颖而富有时代感。由此已见现如今当代艺术家在民间美术这片沃土中吸取丰腴养料,开创出一个独立于东方画坛的绘画流派的势头。

吕胜中曾说,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无遥远的距离,两者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连续,无法从中断裂。在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关于本土与传统的话题未曾间断,特别是当下有关中国特色的主流策略,更应该以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势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传统与现代当作是水火不容,那我们将陷身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的泥潭之中;但我们如果能发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点,就可以开辟一片豁然开朗的天地;如果我们能掌握好现代与传统的船舵,就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摆正当前迷失的文化方向。

四、结语

中国本土传统在当代绘画语言的贯通,这是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新文化所必备的条件,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获得平等对话的必须。通过弘扬本土和民间,我们并不是期望能在当代艺术界重现传统文化的海市蜃楼。只因作为当代中国艺术发源地的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有了它的滋补会使当代艺术的肌体变得更为强大。

作为艺术创造者我们应该具有艰苦的艺术实践的耐力和本领,其中包括大运动量的艺术创作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同时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学术修养,这种修养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学术研究做起。只有在艺术劳动的前提下,才能有艺术的发言权,才能够塑造艺术家的文化人格,并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文化   齐白石   毕加索   文化   非洲   民间艺术   剪纸   中国   启示   当代   民间   生态   传统   语言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