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德育

摘 要:新课标对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诸多明确的要求,德育教育已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它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德育教育

邓小平同志说:“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胡锦涛同志也明确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年轻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颇感兴趣,深感多媒体在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和德育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在丰富的文字信息中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的教学以板书为主,由于时间限制,板书内容也十分有限,教师过快的口述,导致学生在许多时候很难跟上,疲于听课,德育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即是可以涵盖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当然就是文字信息,通过文字的阅读,辅以教师的讲解,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如在讲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时,在课前导入部分引入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牛,到1949年解放之前就只能买50万分之一两大米,物价平均上涨36807亿倍。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仅铺设了两万多千米铁路,而且只有1.1万千米可以勉强行车。

通过这段文字信息可以让学生较清晰地看到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经济的混乱与窘迫,而后再通过新课讲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让学生体会新中国之伟大,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课中,关于“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子目中同样可以添加一些文字材料,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通过学习此文明公约,教育学生应文明上网,在运用网络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不应该去做损害他人安全和利益的事情。

二、利用视频、声乐等动态信息进行德育教育

多媒体中大量的文字信息可以对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目的,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阅读文字难免过于枯燥,不愿去阅读也就造成了德育教育的失败,这时多媒体的另一项功能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利用视频、声乐等动态信息的播放进行德育教育,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些电影片段,使学生亲眼“目睹”这一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当看到屠杀延续六个星期,我们30万的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之下时,学生情绪无比激动,有些愤怒不已,有些潸然泪下,此时教师给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这些视频易使学生牢记这一历史耻辱,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将来可以为振兴祖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可以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学生聆听歌曲,咀嚼歌词,更加关注、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也体会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三、利用高质量的图表进行德育教育

有效地运用图表可以更加深刻、形象地说明历史问题,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的图表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但是一些较为复杂、内容又多的图表难以在课堂完成,这时教师就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利用高质量的图表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多媒体的第三个重要功能。例如:在讲“中国经济腾飞”这一历史问题时,单纯地讲述经济发展对这些90后的学生来说太难想象,只有数据和图表才能征服他们。这时可以添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图(美元)”(见图表1)。图表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巨大飞跃,让学生深刻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之处,从而心怀感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图表1

总之,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教育目的更加快捷、有效地实现。当然,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靠多媒体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海芬.德育教育渗透初探[J].吉林教育,2010(1).

[2]杜素平.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

[3]柴晓艳.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J].信息教育研究,201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德育   多媒体   目的   图表   德育教育   文字   教师   学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