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当代价值分析

引言: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是关于群众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所在。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发展到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性,进而发展出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进行当代价值分析,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促进党的发展进步,指导党的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党建工作中对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运用,也充分的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对群众的理解既体现了量的标准也体现了质的标准,在量上坚持群众的大多数原则,即人民群众是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主要从事的是物质生产实践的活动中的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在质的标准上坚持人们群众对历史的推动进步性原则,这里的群众指的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人们,其包括了一切的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社会成员,阶级和阶层。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历史情况下,人民群众的主体都是从事物质生产资料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

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重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从生产资料的实践进行考虑,正视和肯定了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否定了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忽视群众力量的错误观点,这就现实性的承认和赋予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精神文明,保留了精神财富。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在区别人与动物的同时,经营着多种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不断发展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社会矛盾的产生必然会引发社会变革,而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要想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理论,实现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就应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的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合到思想政治建设中去,实现对党建路线和目标的正确引导,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由于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了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因此,必须准确认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另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权利是属于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利也是由人民所赋予的。人民赋予党权力,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是为多数人谋利的,因此,当必须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摆正主人与公仆之间的关系,在完成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自觉的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根本观点,也是党所坚持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理论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群众的重要作用,同时准确的确认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方法、立场和作风,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经过与中国国情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创新发展出了新的群众理论内容,同时也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是党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理论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创新性的运用于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的指导路线和工作方法,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因此,这是党坚持群众路线理论的精神动力和理论基础。它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斗争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赢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因此可以总结性的说,牢牢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是党坚持群众路线理论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为指导群众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开展群众工作前,通过当的先进性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扎根与当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使其准确的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为广大人民群群众谋取利益就是进行群众工作的目的,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同时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真实感受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群众工作。因此,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在为更好的开展群众工作提供基础的同时,也为开展群众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现实价值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是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衡量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够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在不断践行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这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在于人民,其发展的动力也在于人民群众,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始终保持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在群众路线理论指导下的群众工作落实到实处。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为指导群众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充分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作用,也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因此,在合理制定各种社会制度时,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推动群众工作的顺利进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可以有效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建设活动中的热情,在推动政治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为做好群众工作,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

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拉近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当前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树立群众路线,并在实际的群众工作中运用,这样的方式使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并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此,建立起良好的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有效的起到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党建工作的先进性的作用。

三、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但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所将具有的当代价值,尤其是群众工作的指导上的作用。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内,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论文   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   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   理论   主体   当代   群众   观点   价值   社会   历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