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剥削观的现代思考

从改革开放开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完全计划经济经济体制。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我们与世界一流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是否存在剥削?如何看待剥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反复论证,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一、剩余价值与剥削的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未对剥削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将对剥削的分析贯穿于全文之中。关于剥削问题,马克思是先从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开始的,主要是从劳动二重性这方面来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进行解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可以分为有形的具体劳动和无形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在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生产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有抽象劳动创造。与此同时,劳动力具有奇特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也为剥削提供了源泉。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雇佣关系的形成使社会生产得以继续。在看似双赢的雇佣关系中,资本家看中的是劳动力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力可以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更多地占有剩余价值,才雇佣劳动力。

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的认识

关于剥削问题,马克思不是采取道德批判,而是理性分析,详细的阐述剩余价值旨在解释剥削的本质,在一切阶级社会都存在剥削问题,只是形式不同,并且每种剥削形式在其特定的社会形态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因此对待剥削要以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剥削是一个经济范畴。剥削的产生源于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剥削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要条件就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产生剩余劳动的出现。其次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只有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必然产生阶级,阶级的对立使剥削深化。

其次,从发展角度看,剥削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剥削并不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存在的,而是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奴隶剥削制度、封建剥削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剥削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结果。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剩余产品相对有限,且不足以使人摆脱对物的依赖,此时劳动仍是一种谋生工具,剥削就无法被消灭。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对现实的解释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的建立,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经济社会的运行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剥削赖以存在的制度根源在我国已经消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常受到国内外激进人士的抨击,争论的核心在于是否存在剥削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争论:一是我国的国有经济(公有制)是否存在剥削问题;二是私营经济中存在的剥削是否合理。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我国的公有制经济采取了和资本主义经济表面一样的实现形式,即通过雇佣工人生产产品并出售以获得利润。但我们要慧眼识珠,至于是否是剥削,关键在于剩余价值怎么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为人民,利润并非个人所有——利润的一部分上缴给国家用于实现政府职能,剩下的用于扩大再生产,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的价值由人民群众来享受,这就是公有制的本质,并不存在剥削。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社会体制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原本属于人民共有的国有企业利润集团化、部门化甚至私有化的倾向,一些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层的高薪形式、职工的高福利或其他渠道不断侵蚀国有企业获得的利润。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而是具体实现形式的漏洞,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而不是去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去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存在剥削的合理性,我们要从私营经济关系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进行分析。首先,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性质是由公有制经济决定的,私营经济为其服务并受其影响。其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且生产力发展水平参次不齐,这就要求生产关系要多种多样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私营经济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剥削在我国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制度土壤。但剥削现象在我国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及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我们要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剥削现象,不能盲目地排斥一切剥削形式。我们要将剥削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看,合理利用剥削这一生产关系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论文   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剩余价值   公有制   资本家   生产资料   生产力   劳动力   社会主义制度   形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