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早期道德教育对道德情感的陶冶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文化体系,其涵盖了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广泛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在道德上对人们进行影响,培养其理想的人格,调节其道德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道德教育也是精神活动,对教育对象的作用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持久性的作用,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接受教育的人进行知情言行的认知,陶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树立其道德信念,在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一种道德习惯。

情感是主观的,是人们所共有的,它包含丰富的内容,比如亲情、爱情、友情、物欲之情,但每个人情感的表现方式都不尽相同,不同的人们之间通过情感交流和沟通可以达成共识的。但是儒家讲的情感,是和礼仪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儒家的情感既符合人的天性,又不违背利益道德等,是理想的人格的完美的规划,儒家的道德很注重人的认识和情感两种因素,很重视人的归属感,如果说只有情感没有认识或者只有认识没有情感,都构不成道德的。

儒家的思想,主要推崇的是仁义,儒家是将仁义置于其道德思想的中心的地位的,儒家在推崇仁的同时,对礼也是非常重视的。儒家的教育手段是以礼为前提的,从人性上面看,儒家的思想对人性提到的不较少,而是时常提到论欲,并且对人性进行禁锢。在现代的社会中,儒家思想对人们的道德影响产生的影响的深远的,所以在以后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要弘扬儒家思想中有力的一面,而摒弃其不利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儒家   道德教育   崇仁   德意志   道德   情感   仁义   人格   人性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