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节奏教学激发学生音乐美好情感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是音乐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变换的节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所以情感是它的突出特点之一。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节奏的培养,使学生既要掌握节奏,同时也要表现节奏,在表现中,节奏与心灵情感的撞击,蹦发出的声音,使学生陶醉其中,情感得以体验与抒发。

一、节拍的稳定性训练

1.依靠于歌曲训练

歌曲的节拍是稳定的(特殊歌曲除外,不做训练使用曲目)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拍手训练,这样的练习既锻炼了节拍的稳定性,又使学生陶醉于歌曲的情感之中,注意力易集中不枯燥,学生在情感的交融中,节拍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2.依靠于律动训练

听歌曲或音乐让学生做一些简单动作律动。律动是很好的节拍训练方式,它通过体态有规律的运动,感受节拍的稳定性。但动作要在音乐节拍控制下来完成,在规律的动作中感受节拍与旋律的和谐美,从而完成节拍稳定性的训练。

3.依靠于游戏训练

此游戏借鉴于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即让学生按一定的速度数数,如:12345678先集体出声反复齐读,到某一数字默读,速度不变。当老师说停时看数字是几,看谁说的数字准确,在时间的恒速中控制速度的发展,锻炼学生节拍的稳定性。

二、进行单一的节奏训练

1.从四分音符( X )入手进行手脚的协调练习

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见到 就要手拍一次脚踏一次,并且同时完成。这里的脚是节拍(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前提下,低年级主要进行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训练)手是节奏,并通过节拍训练方法中的第一条作为辅助练习。这种手脚同时拍击一次的做法很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它为其它音符节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进行二分音符( X- ),八分音符( X )的拍击练习

二分音符的做法是:脚踏两次手第一拍拍手,第二拍作翻手献哈达状。八分音符在训练中,单独拍击一个音符,作为低年级学生有一定困难,两个八分音符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学生易于掌握。即:脚踏一次,手均匀地完成两次拍击。

3.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练习

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拍击方法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拍击方法相同,只是將右手拍击左手心,不发出声音。休止符的练习不要单独进行,要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休止符出现的次数也应由少到多,教学中不要忽略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4.X.X 、X X X 等较为多见的音符组合节奏练习

X.X拍击方法为,手脚同时拍击一次后,脚再踏一次,抬脚同时手击一次。

X X X 拍击方法为:脚踏第一次同时手拍两次,脚踏第二次,抬脚同时手拍一次。

上述四种练习,始终要保持脚踏的稳定性,以脚击拍作为基础手脚并用,这种训练不光是学生易于掌握,同时锻炼了学生大脑的支配能力,对于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度等都有帮助,也为学生进一步的表现节奏做好了辅垫。

三、节奏组合训练

有了上述环节做基础,就要进行正式的节奏组合训练了。节奏组合开始训练不要过长,从开始的两小节、四小节、一乐句逐步的发展。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采用小组自拟节奏自行练习,使学生在乐中创新,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

四、感受节奏的魅力

1.欣赏打击乐曲

《鸭子拌嘴》表现了一群鸭子在河边嬉戏玩耍的情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而《老虎磨牙》又表现了老虎威风凛凛,山中之王的威武形象。在这些打击乐曲欣赏之中,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节奏所引发的美感,更加懂得了学习节奏的重要性。

2.动手操作表现节奏

在教室前放好各种打击乐器,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节奏创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四个阶段来完成: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表现期。

准备期:让学生想好自己要表现生活当中什么事物。

酝酿期:沉思、编写节奏。

明朗期:顿悟、修改节奏。

五、结合歌曲训练

1.感受单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单拍子歌曲只有强弱变化,而且有一定的规律,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节奏训练中,按照强弱规律更准确地表达情感。方法是让学生在听音乐(或歌曲)的情况下,手击掌为强,击手背为弱,训练学生你听到的音乐(或歌曲)是强弱,还是强弱弱,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处于强拍上的音符唱时强一些,弱拍上的音符唱时要弱一些,强弱形成对比,在讨论歌曲到底是强弱还是强弱弱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与错两方面唱同一首歌,在学生的感觉当中,逐渐掌握方法提高听辨能力。

2.拍击歌曲的节奏

不同的节奏组合,表现不同的情绪,低年级学生不能够单一的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去灌输节奏与情感的关系,这样既脱离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是要借助于歌曲其它主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意识到这样的节奏组合是表现什么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激情。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此项练习,可使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在打击乐的烘托下,情感更得以充分的发挥,在此只强调一点,伴奏谱不要受教材的约束,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才能,根据所选乐器的特点不同,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教师只是稍加指点,不要过多地干预。只有自己的创造,伴奏得才会更有品味,在品味与体验之中,逐步调整提高演奏技能。

4.手拍、脚击不同的节奏谱

这项练习要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层次较高,难度较大,学生大脑的调节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会竖着看谱,从一拍一拍到一小节两小节的递进训练,搞清楚手脚的分工与合作,开始的节奏曲谱也要遵循由浅到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是我实施节奏教学的基本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主导与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求优,体现创新的本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原则,通过亲身的体验更新观念达到教学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美好的音乐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   节奏   情感   组合   休止符   强弱   节拍   音符   稳定性   美好   小学   学生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