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教师走向语文教学

音乐是全世界唯一共通的语言,她神奇、灵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鲜活、多姿。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他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或许,音乐和语文原本就相存相依。

写在前面

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我如愿考入了一所小学做了一名音乐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中歌唱、舞蹈,教室就是快乐的海洋。音乐教师愉悦的教学工作在我工作的第二年戛然而止,因为学校地处偏远、教师资源紧缺,我被安排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有些不满和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新的教学任务的期待和跃跃欲试。凭着满腔的热情我不断探索、尝试、学习,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四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了很多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为了打通音乐与语文学科之间的经脉,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我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用音乐演奏语文的序曲

小学生天性好动,课间往往会做大量的运动,上课之后很难从课间的兴奋状态转入到安静的状态之中。要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清除前一堂课引起的疲劳,帮助学生及时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上课初的几分钟音乐欣赏,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的教学情境中。如笔者在教授《景阳冈》一课时,在课堂的开始就播放《水浒传》主题曲,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能使学生从歌词中体会到英雄好汉的豪放和豁达,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音乐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中去,既能调节学生在课前的浮躁情绪,创设课堂的良好氛围,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用音乐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突破重点段有许多不同的教法,讲解法和实验法虽然教起来方便,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讲课文的重点段落时,应该恰当地插入音乐,改变教师的一贯教学作风,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给教师突破课文重点带来极大的帮助。如,在教学课文《回声》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的概念,随机地插入了一曲简短的无伴奏小合唱《回声》。歌曲中表现出来的回声的效果,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获得较生动的关于回声的知识,学生很快地明白了回声的原理,顺利地突破了课文的重点。

三、用音乐渲染情感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不须通过形象影响人们,它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因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在朗读时与音乐相结合,发挥音乐的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用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媒介和手段的,因而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在想像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这些刚认识汉字的孩子一时难以想像文字描述的情境,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未成曲调先有情,能给他们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它所唤起的联想是从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的,能帮助孩子们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带来的困难。《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因此,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时,播放这首歌曲。悠扬、深沉的曲调与课文内容紧紧相连,一下子激活了学生以往在电视、电影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情绪被感染了。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则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架起想像、联想的桥梁,顺利将学生带入情境。雪花飘落这样一种情景对我们这儿的学生来讲很罕见,但學生的记忆仓库中应该有这一经历。因此,在教学《小雪花》一文,示范朗读时,我配上轻缓抒情的乐曲,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再现了雪花飘落原野的美丽景象,学生在文字、画面、乐曲交汇的海洋中听得入迷了,陶醉了,他们仿佛已置身于白雪茫茫的田野,自己也成了一片雪花。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创造。带上音乐教师的激情和丰富的情感,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发挥其在语文课堂上的功效,使音乐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能够使语文课堂艺术在音乐的旋律中开辟一片新的天地。总之,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对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课文主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   教师   回声   课文   情境   语文   走向   状态   情感   艺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