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的中国特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联系的,当时的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并且西方列强纷纷的侵略中国,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都想寻求救国的出路,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在此背景之下,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目的性和实践意义,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的目的就是寻找就中国的道路,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具有很强的中国性。

1. 翻译目的

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目的就是寻找救中国的道路,带着救中国的目的,中国的仁人志士在翻译马克思的著作的时候,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鼓舞,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以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开始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中国已经广泛的传播开来,中国共产党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相结合。

2.翻译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在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初就已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中国的各个阶段的社会条件相结合,而且也是基于社会的需要,这是特使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俄国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   目的   仁人志士   特性   著作   时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