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我专业教师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设计。本文主要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设计

1、专业定位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是IT产业链中二级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河北省确立了四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分别是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其中石家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本专业基于高职先进教育理念,秉承我院的“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这一办学理念,结合2010年学院工作要点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线需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拥有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以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和单片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本专业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调研,确定了本行业学生的主要工作过程,并把工作过程分解成相应的典型任务模块,再转化成知识与能力,最后经提炼重组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始终基于工作过程,贯穿企业项目。为了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本专业进行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带薪实习,希望能整理出更适合企业的教学项目;建立两门精品课网站,提供更多的不同类型企业项目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3、教学团队设计

本专业有一支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的教学团队。其中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6人;专职教师中又有专业课教师10人,基础课教师3人,团支书辅导员2人。校内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方向明确,其中讲师以上职称的有13人,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80%。在年龄分布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本专业还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包括两名公司老总、两名公司技术员、两名部门经理。为了使师资水平更上一层楼,本专业做出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实习;每学期至少聘任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教师;每学期聘请至少1名专家做专业知识动态讲座;以科研合作为契机,带动教师的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学院的校训“重技善学、恒信自强”,本专业注重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课程体系,逐步开展基础实训、专项操作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最终可以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考取本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围绕产学研结合的中心点,建立了配置合理的校内实训室、校企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1、设立9个公共实训室

分别是:基础电工实训室、模电实训室、数电实训室、计算机维修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智能卡实训室、EDA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各个实训室内具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实训室和教学设备的配置能够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4.2、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

为实施工程项目和科研开发提供了的优良条件。目前主要和以下4个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进行了校企结合,其中石家庄信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院的一家校内企业,以生产电子智能绿色环保产品为主;方圆测控以生产仪器仪表为主;信通电子以生产测控系统为主;鼎尚公司正在我院E座建立生产线。通过校企结合,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实践教学项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始终贯穿企业项目,从基础实训到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扩展能力的发展都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电子CAD课程中就采用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红外淋浴器作为教学项目开展,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中采用河北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称重显示器作为教学项目。第二,校企结合,创新了考核方式,采用企业项目考核,学校企业共同打分的“两结合”的项目积分考核办法。其中专业核心课中企业实践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第三,校企结合,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阶段性工作了解了行业环境。同时,还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使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津贴,而且锻炼了专业技能。第四,企业研发部门和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已经立项的有计算机智能诱导催眠系统等五项省市级课题。

4.3、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有以下两个:京华电子公司和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京华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LED显示屏的研发与生产;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模块化UPS及配套产品的生产企业。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还在摸索中逐渐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岗位。经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了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企业晋级制度和级别工资的制度。通过顶岗实习,本专业2007级在京华顶岗实习20人,全部留用;2008级中,先控顶岗实习的16人,京华顶岗实习12人,与企业也达成留用意向。经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本行业认可度高,提高了就业率。

4.4、其他实践活动

以相应的教学条件为依托,本专业开展了丰富多彩、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了较好的职业能力,达到了本专业的电子设备装接工的要求。2006、2007级学生电子设备转接工的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在“中国联通杯”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中,我专业学生赵子龙获得二等奖。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中,我专业学生韩博川、李龙等获得三等奖。

5、一体化教学专业规划

当然,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实训室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科研成果转化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本专业做出如下规划。

5.1、校内实训室

(1)利用学生综合实训作品充实部分实验设备;(2)配合项目教学,整合实训室;(3)将教室逐步改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3年内实现80%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并且将教学场地的30%转移到企业。

5.2、实训实习基地

(1)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2)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3年内再建设3个师生实习基地,将现有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项目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3)明年与通合电子建立学生实习基地;(4)依托电子研发中心搞好开发和实训,并积极转化成果。

5.3、实践教学

(1)准备每学期联合公司出版一体化教材1本;(2)完善实习实训项目式大纲,2012年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全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大纲完备;(3)加强学生创业支持与管理,发挥一体化教室的工学作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每年鼓励每班创建一个仿真公司。

6、学生就业设计

准确的专业定位、科学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目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学生近三年的对口就业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该专业学生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我校特做出如下规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就业信息网;定期召开小型人才招聘会;强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企业进行高待遇协商、订单培养。IT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本专业的繁荣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   校内   课程体系   能力   教师   基地   项目   学生   专业   电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