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涉及知识领域宽、范围广,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基础课程,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两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能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应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本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也凸现出了一些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更新与调整。以下针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谈一谈初步的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伴随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普及,以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

1.1高职新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大,课时安排不合理

由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是面向全区及部分省市招生,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刚入学时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城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得比农村的好,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开展得比欠发达地区的好,相应地高职院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然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却常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理论教材。统一上机实践指导,在理论课和上机实践的时间比例上也划分为1:1。如此一来,个体需求的差异,接受程度的不同,上机实践时间不充分,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薄弱,最终给教学的组织与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于是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万有引力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枯燥、无耻、毫无实用,从而没有学习的动力,而计算机基础较关的学生却会反映教学进度太快,内容零乱且无法人手。

1.2教学环境较为简陋,教学模式较为单调

虽然现在各大高职院校都较重视对在校生的计算机能力教育,普遍采用了大屏幕投影。但由于高校资金仍相对较为紧张。而计算机教学环境改善的投人需求较大,教学环境仍相对较大简陋。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虽然可以突出教学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以形象生动和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按班级的集中上课+上机实践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统一的集体化上课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而吃不消,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1.3考试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目标错位

现在,绝大多数高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仍以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测试,使得分数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消减了学习效果。加上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是只为了考证而学习,于是很多人为了拼足找工作的资本而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尤其是各种的计算机培训,错位的学习目标造就了一批批的速成人才,然而其实际的操作能力却相当有限,不难看出给国家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近几年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当讲授新的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相应的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相应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比如在Excel教学过程中,我们用一个学生易懂的实例学生成绩表,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引出Excel的许多概念及作用。如Excel的电子表格与Word中的表格进行比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可以体现出Excel表格中数据处理的优越性;通过平均分列、数学+物理列、历史+政治列,体育列的填写IF(12=85,全优生,IF(C2+D2180,理科生,IF(E2+F2180,文科生,IF(G 2=90,体育生、重修))))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函数及函数嵌套概念,还可以通过此表格联想到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图表等概念。

通过案例的课堂教学方法,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够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老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了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为了配合等级考试,我们可以让学生接着模块采用以综合练习的方式进行练习,老师在实践课中每次都随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自主完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参考做题步骤和自动判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达到了随堂考核的目的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机兴趣。

总之,采用上述办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及应用,为大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学生当做教学中的主体,使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教学实践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   教学方法   课程   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思路   概念   能力   计算机   基础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