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兴趣

" 摘要:

由于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政治的兴趣使他们把学习书本的政治知识与关心国家大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通过社会实践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二、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开展课堂讲座以求达成共识。

三、注重培养师生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

正文 :

有一家报社曾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政治课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究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政治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教与学都停留在强记死背上,没有发挥学生内在潜能,因而激不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政治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然而由于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然而这些愿学习政治课知识的同学,不一定都是对政治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对国家大事还是相当关心的,但是只是他们没有把学习书本的政治知识与关心国家大事有机地结合起来,造成了他们学习政治与关心国家大事的脱节。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政治的兴趣呢?

一、通过社会实践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他就能想着它、念着它、探求它,天长日久,必然会积累起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熟能生巧,掌握它的规律,因而也就能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诚然在思想政治课中,抽象概念较多,的确需要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记忆在心,但是如何记忆,如何将这些精炼的理论知识“放下架子”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认同、理解继而深入其内心呢,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探讨问题。生活中的素材往往是很能引起学生的关注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引用这类素材进行分析,形象地阐述简明的道理,使学生兴趣盎然。如我在讲解《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时,指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的。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掌握了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人际合作的精神。

二、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灵魂,也是政治课的焦点。思想政治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开展课堂讲座以求达成共识。在学习《明确社会责任》时,以2008年中国申办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开展“我为办好奥运会和世博会做些什么”来让学生认识自己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握时代脉搏,把政治课的知识和关心国家大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师生情感。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如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担任角色,点染其青春的活动力,使其深切感到老师不仅没有把他们遗忘,而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他们,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特别是要向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政治的感受,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寻求解决的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同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这时绝不可火上浇油,在全班同学面前指责、批评,甚至挖苦讽刺他,而应出于崇高的师德作出让步,缓和师生关系,对个别同学的对立情绪暂且作冷处理,待这个同学冷静下来再个别交换意见。这种“退一进二”做法既顾全了学生的“面子”,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学生因感激你而喜欢你所任的科目,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还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偏差或行为偏差的学生更应倾注无限的爱。平时多家访(不是告状)通过对其家庭生活的了解、关心、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学生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使这些学生愿意与你讲真心话、实话,同时使这些同学因“亲其师”而喜欢你任教的政治学科,即使它是一门枯燥的理论知识课。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几年来的政治教学实践与研究,我越来越感到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兴趣   政治   政治课   社会实践   师生   同学   教师   情感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