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方面逐渐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但部分教师仍然坚持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走出校园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占据有利地位,教师应立足实际,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教育改革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一、关于终身教育

(一)终身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中,终身教育体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理念经过不断改革,发展到如今的终身教育思想,经历了历史的见证和现实的考验。

教育行为属于传播社会文明、传递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行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教育活动。自古以来,终身教育体制就存在并得以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但相较于现代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古代甚至是近代的终身教育思想比较零散,不够全面和完整。很多教育家都在研究终身教育这一重要问题,如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终身教育的论证。当代成人教育学家朗格朗,一直以来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奠基者,就曾将终身教育理念写入自己的论著《终身教育引论》中。虽然朗格朗坚持教育思想和宗教信仰相统一,导致其观点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是,他坚持教育应贯穿整个人生的教育理念却为终身教育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有利条件。

(二)终身教育表现出的具体特征

教育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对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教育能够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对政治发展也具有直接影响。教育不但是在传递文化,也是对文化本身进行延续和不断更新。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国家进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表现出以下特征。

1.终身性。终身教育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具有终身性的特征。它打破了人们原本对教育的认知,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不但包含在正规院校的教育经历,更包括整个人生的实践经验以及任何学习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从出生到老去的人生各个阶段的所受到的教育和培养的总过程。终身教育制度涵盖了教育体系中所有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2.全民性。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有,不论性别、年龄、种族甚至是贫富差异。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更应通过不断接受教育获取全新的知识能量来武装自己,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3.广泛性。终身教育具有广泛性的特征。不但包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还应包括家庭中的全面教育,以及社会对人们的教育。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教育。终身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4.灵活性。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教育方式接受不同的教育内容,且以上各方面都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5.实用性。终身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人们可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

(三)终身教育的目标

终身教育体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任何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基础。终身教育体制是各国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

1.促进个人发展。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各种责任的人,是具体的人。在终身教育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2.实现教育民主化。这是终身教育的又一重要目标。它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民主教育这一点上。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只要是一个人,他就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准确理解终身教育思想,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稳健发展,对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世界教育体系中,终身教育体制都已非常完善,很多的教育指标也在不断刷新,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教育模式。在终身教育体制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任何一个独立教育机构都无法取代的。

二、教师终身教育理念

1.教师应意识到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及质量。如果一个国家的师资力量具备足够的职业素养,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职业素养普遍不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最终造成国家的落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意识到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2.对教育资源应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分配。教育体系中的所有人员,都应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学校方面,应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不断加强对教师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使教师认识到其重要程度,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方面,应充分利用教育系统中的不同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3.实行奖励机制,调动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接受终身教育,对于教师进修行为,学校更应采取支持态度,实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师资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有了更高的标准。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教师在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更要树立起终身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储备,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总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阶段化教育制约了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三个不同阶段,包括入职前的培养阶段、新入职时的辅导阶段以及入职以后的再教育或者进修阶段。学校对教师的培养主要是从上述三个阶段来区分。这与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终身性特征严重不符。

2.对教师培养方向的定位制约着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教师教育被设成不同阶段,甚至被独立开来,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过于片面,只在单方面略有所长,不能全方位发展。由于落后的教师培养理念,使得教师教育培养方式被定格,不够灵活,存在较大弊端,严重制约着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3.教师教育培养方向过于单一。现代教育中,经常提到学生应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但是,仅仅这样还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出色的教学水平,更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实现全方位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只能教授一种科目。

四、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相应策略

1.加强教师对终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应对终身教育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教师作为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主体,是终身教育理念最好的执行者和传送者。教师应意识到知识是没有尽头的,学习是没有极限的。教师应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在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国家加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力度。在国家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应加入终身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人们意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3.对教师教育采取连续有效的方式。针对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培训被分成不同阶段的情况,应做出有效调整。有机结合教师入职前后的教育培养,加强教师入职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入职后全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并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

4.构建教师终身教育的师资力量。每个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应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并且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构建科学的教师终身评估机构以及教师终身教育网络,不断完善教师终身教育监督管理体系,促进教师终身教育的构建。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地创新。人民教师作为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但要传授知识,传播文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能够为学生树立起具有高尚人品的良好形象。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接受教育,通过学习和实践经验,完善自身的职业修养,实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体质   教育体制   教师   素养   社会发展   终身教育   阶段   学校   职业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