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格拉斯格预后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身损伤发生率的20%左右。由于其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残率、致死率较高[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治疗方法:对照组 采用骨髓减压术治疗。观察组 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全麻下,从颧弓上耳屏前1cm做切口,经耳廓上方向向后延伸到顶骨正中线,向前延伸到前额发际内,皮瓣向下翻。骨瓣可以形成游离骨瓣或者颞肌骨瓣。颅骨钻孔5~6枚。依次为颧弓上耳屏前1cm处放1枚,顶结节旁1枚,同侧额角2枚,同侧正中线旁2枚。通过咬除部分蝶骨嵴和颞骨,充分暴露颅底。首先清除硬膜外血肿,其清理顺序从颞前部开始切开硬脑膜,再作T字形切开硬脑膜,有利于在切开硬脑膜后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利于在颞顶部硬膜下血肿的清理和彻底止血。对于脑挫裂伤患者,及时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对于脑肿胀患者行颞极脑叶切除术,通过脑压板抬起颞叶,复位删除脑部组织,减张缝合同时修补硬脑膜,还纳骨瓣并且固定。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患者术后格拉斯格预后评价(GOS):①良好:术后恢复良好,能够顺利恢复学习、工作,CT复查无血肿或出血;②中残:存在某些神经、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个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CT复查无血肿或出血;③重残:意识清楚,生活需要其他人协助,CT复查无血肿或出血;④植物状态:长期昏迷,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恶化可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格预后评价情况的比较(如表1)

2.2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及死亡的发生率情况(如表2)

3讨论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的氧、二氧化碳、酸碱度迅速发生异常性变化,脑组织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高,引起化学性的损伤[2]。缺氧可能导致脑细胞、脑组织出现坏死,甚至脑死亡。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能够清除额、颞、顶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尤其是彻底清除额叶、颞叶及眼眶面部的脑挫裂伤[3]。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颅前窝、颅中窝出血。大骨瓣减压术是临床较比实用重症颅脑损伤的方法,通过取除较大的骨瓣,有效缓解幕上水平方向的横向压力,利于小脑幕切迹疝进行复位,通过显露额叶、颞叶、顶叶等部位,能够探查额颞顶部,可以有效清除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清除脑挫裂伤的坏死脑组织,解除坏死组织及血肿对脑神经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同时通过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脑水肿,缓解脑肿胀。本研究通过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骨髓减压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格拉斯格预后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陈习,吴玉勤,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

(7):978-979

[3]黄强,戴伟民,揭园庆,等,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分析[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1

(9):390-39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颅脑   损伤   额叶   脑膜   血肿   发生率   统计学   术后   患者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