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一、风向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

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能够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托责任逐渐呈现出内容的多样化和责任的多层性,所以审计本身也要紧密结合增值目标,全面的剖析客观潜在风险,并准确的发现需要重点控制的受托责任内容。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对象

以财务、业务、管理为导向的审计工作可以被称为财务审计、业务审计以及管理审计。而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工作,其审计类型可以说是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融为一体,属于一种综合性质审计。风险作为核心要素在整个审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综合审计关注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风险。

(三)风险导向审计目标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审计行为保障业务主体能够顺利实现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内部审计目标先后经历了防弊、低层次兴利及高层次兴利过程,当发展到以风险为基本导向的阶段,审计行为越来越注重与主体目标的直接关联性,并由高层次兴利向增值转移。总的来说,传统内部审计局限于对被审计主体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测试,审计人员主要关注控制行为本身的充分性和执行状况,结果往往是不断补充和完善控制行为,看起来就像是在缠绕线团,在一层控制上再不断的叠加新的控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防弊和兴利的作用,但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较差。风险导向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内部审计,它先准确的定位企业目标,然后再深入分析可能对目标实现有影响的风险,并根据分析结果来设计相应的内控制度。最后通过测试来判断制度的有效性,并不断的加以调整和修正。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在风险和企业目标直接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风险导向审计的职能

传统内部审计的职能集中在监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主体的管理趋于精细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不再是简单的监督行为,而是要为其服务的经济主体提供确证和咨询服务,与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充分结合,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并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及决策风险,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向管理层提出相关建议。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对原来的审计资源重新调配,将主要的经历投入到一些风险因素较大的环节,而对于风险较小的环节则控制审计资源的投入量。建筑行业面临的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项目实施风险以及项目验收风险等,风险导向审计在各个环节上均有一定的适用性。

(一)项目承接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建筑施工市场的兴盛,但市场上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低效率投标和低价中标等情况频繁出现,工程项目的利润率逐渐降低。为此,企业在项目承接阶段要充分评估其中的经营风险,而且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成本费用,所以企业也要做好对中标项目的成本费用预测情况进行综合审计,控制投标和中标阶段的潜在风险,尽量将审计重心前移,充分做好项目的事前控制:首先,企业的逐利性使得其不惜冒很大的风险去承揽包揽项目,而在成本风险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去实施投标属于低效率行为,会浪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企业要在事前便权衡好企业的投标风险以及中标的可能性,并对投标活动所处的控制环境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建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价项目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做好项目的本量利分析,客观的预测现金流量情况及中标后面临的重大风险;再次,计算企业实际中标项目的比例分析中标率,通过审核每个投标项目的必要耗费,确定科学性的成本支出计划,减少低效率投标和低利润中标事件的发生;最后,审核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审计评价中标项目成本费用预算,充分预测项目的经营成果,判断是否有双方责权利不平衡的情况,重点审计与目标利润相差较大的环节,客观的权衡该项目的风险与收益,从源头上遏制风险的发生。

(二)项目实施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成本管理从施工项目的中标到竣工一直影响着目标收益的实现,它是项目管理风险审计中的关键点。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有的建设投资方会增加奖励或罚款的条款来要求工程项目缩短工期或是提高质量等级,或是要求施工企业垫付施工款,这些要求实际上大大的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并将建设投资方的风险都转嫁给了施工企业,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损失。所以,施工企业要评估和审核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履约风险和业主拖欠风险,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施工企业要提前对项目建设投资方的资金实力进行审计评价,特别关注其以往的履约情况,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保证金支付回收中的风险,同时要对施工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情况进行审验,客观的评价施工企业的风险承受和应对能力,揭露违法违规及舞弊行为,控制风险、提高效益。

(三)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在项目的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上,要特别维护好企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对项目安全质量的审计要参照国家安全生产规范来执行,环境保护风险审计则更为关注施工现场有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否造成社会成本的增加,及时的规避这两个方面的纰漏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四)风险导向审计在政治、经济、税收等风险中的应用

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会遇到国家政策变化、国家投资压缩、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税收法律外部环境变化等外部风险,施工企业风险审计要紧跟国内国外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有可能影响工程项目的信息,并评价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

三、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的思考

(一)完善内部审计机制,规避审计风险

企业要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增强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建立科学的审计制度,可以考虑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完善审计管理体系,消除内部审计的随意性,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规避审计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建设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将控制过程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控制,施工企业要不断转变审计理念及审计方法,增强对分析性测试程序的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方法,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感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企业内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分析能力和执业经验,不仅要能够综合评价企业风险,还要给公司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管理、经济、会计、预算建筑施工等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企业要注重对审计队伍的优化,改变单一的会计人员主导结构,实现审计组织的专业技能互补,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

(四)审计实现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很多企业的审计信息化程度不够,致使工作效率低下,要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就一定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测试和统计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审计   导向   风险   企业   工程项目   主体   评价   目标   情况   人员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