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维教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时编号:    30   

课题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常规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重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解题导入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听介绍

了解文体常识

 

 

二、研习课文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

思考、讨论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

 

 

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二、重点研习

 

 

    1.品读第1 5段

讨论交流

学习写驳论方法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

 

 

的,为何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教后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时编号:    31   

课题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常规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重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

 

 

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2.品读第6 9段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

讨论交流

学习写驳论方法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

 

 

    3.欣赏品味

 

 

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

 

 

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交流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错误论调?

 

 

三、小结(略)

 

 

四、作业(略)

 

 

教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九年级语文   鲁迅   杂文   语句   含义   自信   观点   中国人   错误   民族   目标   方法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