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鲍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教师:泌尿系统模型、肾单位结构挂图、投影仪、投影练习题。
    学生:教材、笔记本、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六、课时分配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第五章人体内
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
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尿的形成
肾脏的结构:每1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尿的排出
小结
练习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食物残渣
分析回答
观察,说出名称
看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讨论题。小组代表发言
踊跃回答
举例说出。出现血尿、蛋白尿。
学习欲望被激发
看书,后以小组为单位归纳
小组代表板书
阅读资料分,分析数据,完成讨论,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模型回答
看书归纳
畅所欲言
思考回答 复习提问: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什么,同时体内会产生什么
问: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人体内废物过多会怎样?从而引出本章
引导:以上废物以什么形式排出?从而引出本节主题
出示泌尿系统模型
指导学生看书80页观察与思考,然后提问
再次提问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
询问了解哪些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进行鼓励,并设疑(为什么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指导看书81页,归纳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以表解的形式表示出来
展示挂图,与学生一起
完善表格或表解

指导看书82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
问:肾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引导:尿如何排出
排尿有何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投影练习 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引出本节
 
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设计(表解),并进行归纳的能力
明确结构特点,以便推测尿的形成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推断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巩固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生物   初中生物   七年级生物   肾小管   蛋白尿   肾小球   血尿   尿液   肾脏   废物   作用   结构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